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丧氛(喪氛)
预兆死亡的云气。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杜预 注:“氛,恶气也。”宋史·五行志五:“ 德祐 元年三月辛巳,终日黄沙蔽天,或曰丧氛。”
《漢語大詞典》:天怪
云气的不正常变化。古人据以测吉凶。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 龟山 者, 勾践 起 怪游臺 也。东南 司马门 ,因以炤龟,又仰望天气,观天怪也。”
《漢語大詞典》:霜岚(霜嵐)
山间的白色云气。 南朝 齐 谢朓 《临楚江赋》:“滔滔积水,褭褭霜嵐。”
《漢語大詞典》:白晕(白暈)
(1).日月周围的云气。晋书·天文志:“ 海西公 太和 四年闰月乙亥,月晕軫,復有白晕贯西北,晕斗柄三星。”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苍茫縈白晕,萧瑟带长风。” 明 孙瑴 古微书卷十九:“乘金而王,则日黄中而白晕。”
(2).白内障。《当代》1983年第3期:“打从五十岁起,他那双眼就过早蒙上一层老年的白晕。”
《漢語大詞典》:霓云
1.一种彩云。传说古代两军相当,有善瞻望云气者,能据此测出敌我动态及胜败。
《漢語大詞典》:霄霞
(1).日没以后或日出前的云气。语出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噏浮雾,飡霄霞。”
(2).借指太空。云笈七籤卷五一:“上步霄霞,遨游太极。”
《漢語大詞典》:霞岫
指云气弥漫的山谷。 唐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三:“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
《漢語大詞典》:雨霭(雨靄)
雨色云气。 南朝 宋孝武帝 《离合》诗:“霏云起兮汎滥,雨靄昏而不消。”
分類:云气
《漢語大詞典》:震气(震氣)
能发生震雷的云气。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离光初绕电,震气始乘雷。” 唐 张说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之一:“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臺。”
分類:震雷云气
《漢語大詞典》:朱霭(朱靄)
红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兆。 南朝 宋 谢庄 《侍东耕》诗:“仙乡降朱靄,神郊起青云。”
《漢語大詞典》:云亘(雲亙)
亦作“ 云亙 ”。 云气缭绕。 唐 武则天 《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霜戟林耸,月旗云亘。”旧唐书·音乐志四:“画梁云亙,雕俎星联。”
分類:云气缭绕
《漢語大詞典》:气祲(氣祲)
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乱世,文字不完,而史官所记亦有详略,其日、月、五星之变,大者如此。至于气祲之象,出没销散不常,尤难占据。”
《漢語大詞典》:霄峙
云气中的高峰。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臺霄峙,秀闕云亭。”
分類:云气高峰
《漢語大詞典》:黄祲
黄色之云气。 宋 苏轼 《贺冬启》:“伏以候緹室之清宫,瞽告以日;卜臺观之黄祲,史书有年。”
分類:黄色云气
《漢語大詞典》:彭濞
(1).云气蕴积貌。《淮南子·俶真训》:“譬若周云之蘢蓯辽巢彭濞而为雨。” 高诱 注:“辽巢彭濞,藴积貌也。” 庄逵吉 校:“太平御览引作‘尞摷彭薄’。薄与濞声近也。”
(2).犹滂沛。雨大貌。
分類:云气蕴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