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2—518 【介绍】: 北魏代人,字思贤,本字千年。于烈子。孝文帝时以父荫拜侍御中散,冯太后临朝,刑政严峻,侍臣往往受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孝文帝赐名登。宣武帝景明二年,帝在外而咸阳王元禧谋叛,事起仓猝,帝遣忠往探虚实。忠以其父于烈防守有备,必无所虑以安帝心。事平,帝嘉其忠诚,乃为改名忠。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迁侍中领将军。宣武帝卒,迎立孝明帝,护卫胡太后,遂秉朝政,权倾一时。矫诏诬杀尚书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朝野愤怨,莫不切齿。胡太后临朝,解侍中、领军、崇训宫卫尉职,出为冀州刺史,后屡为朝臣弹劾,得太后曲庇,除尚书右仆射。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忠字思贤,烈子,本字千年。为侍御中散。太和中,授武骑侍郎,赐名登。转太子翊军校尉。宣武即位,迁长水校尉。寻除左右郎将,领直寝。改赐今名。迁司空长史、征虏将军,封魏郡公。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进太府卿。正始中,除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入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寻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延昌中,除都官尚书,加平南将军。进侍中、领军将军。孝明即位,除车骑大将军,封常山郡公,加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灵太后临朝,出为征北将军、冀州刺史。夺爵。寻封灵寿县公。除尚书右仆射,加侍中。神龟元年卒,赠司空,谥曰武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3—568 【介绍】: 北周河南洛阳人,字思敬,小名巨弥。有识略,好《孙子》,解诸国语言。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引为长流参军。随深镇压破六汗拔陵、鲜于脩礼等。孝庄帝时,又随元天穆、尔朱天光镇压葛荣、万俟丑奴。宇文泰赴平凉,献谋移都关右,为魏孝武帝西迁,泰专政作准备。西魏时,从泰征战,多有智谋。历迁柱国大将军、后军大都督、雍州刺史。泰死,孝闵帝尚幼,宇文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不能服众。谨久当权势,出为护言,群公始服。封燕国公,迁太傅。武帝保定三年,以为三老。
全后周文·卷五
谨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魏仆射元纂辟为铠曹参军,正光中,广阳王元深引为长流参军,除积射将军。孝昌中,进都督、宣威将军、冗从仆射。孝庄帝即位,除镇远将军,转直寝,拜征虏将军,封石城县伯。普泰初除征北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授大都督,太昌中入关,贺拔岳表为卫将军、咸阳郡守,寻迁夏州防城大都督兼长史,征为关内大都督。从孝武西迁,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进封蓝田县公,大统初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以沙苑功进封常山郡公,寻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除大都督、大将军、恒州刺史,入为太子太师,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寻镇潼关,加华州刺史,拜司空,进柱国大将军。恭帝即位,除雍州刺史,以平江陵功别封新野郡公,拜大司徒。孝闵受禅,进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保定中为三老,天和二年授雍州牧,明年卒,赠雍州刺史,谥曰文。
《國語辭典》:于思  拼音:yú sāi
语出《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胡须浓密的样子。清。陈维崧〈沁园春。四十诸生〉词:「烛花灭处,目我于思。」
《國語辭典》:行成于思(行成於思)  拼音:xíng chéng yú sī
行事顺利有成是由于深思熟虑的缘故。唐。韩愈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漢語大詞典》:弃甲于思(棄甲于思)
左传·宣公二年:“ 宋 城, 华元 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来。’” 杜预 注:“于思,多鬢之貌。”本为 宋 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 华元 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 清 赵翼 《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復来。”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其《题号舍》诗曰:‘年年弃甲笑于思,依旧青鞋布袜来。’”
《国语辞典》:邹衍(邹衍)  拼音:zōu yǎn
人名。(西元前305?~前240?)战国时齐人。长于思辩,倡九州说、五德终始说,为阴阳家的先驱。著书立说,名重诸侯,燕昭王曾师事之。因其言论迂大而闳辩,齐人称之为「谈天衍」。
《國語辭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拼音:yùn yòng zhī miào,cún hū yī xīn
运用的巧妙,全在善于思考。《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作「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漢語大詞典》:形式逻辑(形式邏輯)
关于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要思维形式和研究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思维规律是形式逻辑的内容。
《国语辞典》:好谋而成(好谋而成)  拼音:hào móu ér chéng
勤于思考,遇事深思熟虑而能办好事情。《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旧唐书。卷一六一。李光进传。论曰》:「古所谓名将者,不必蒙轮拔距之材,拉虎批熊之力,要当以义终始,好谋而成。」
《国语辞典》:好谋无断(好谋无断)  拼音:hào móu wú duàn
勤于思虑而缺乏判断能力。《三国演义》第四回:「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国语辞典》: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拼音:zǒu lái zǒu qù
来回走动。常出现于人处于思索或焦虑的状态中。如:「他在那儿走来走去地乾著急,就是想不出办法来。」
《漢語大詞典》:多谋善虑(多謀善慮)
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清 李渔 《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箇方便也好。”
《國語辭典》:好谋善断(好謀善斷)  拼音:hào móu shàn duàn
多智谋,且善于判断。晋。陆机〈辩亡论〉:「畴咨俊茂,好谋善断。」也作「多谋善断」。
《國語辭典》:好学深思(好學深思)  拼音:hào xué shēn sī
喜欢学习而又能深入思考。《聊斋志异。卷一○。何仙》:「座中有与乐陵季忭相善者,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
《漢語大詞典》:开动机器(開動機器)
比喻开动脑筋,善于思考。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 王朝闻 《论凤姐》第三章:“我欣赏 翠缕 的肯动脑筋……艺术创作虽然和 翠缕 的‘开动机器’有差别,却也有其不可抹煞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