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73,分23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二王
二楼
二卷
二篇
二等
二更
二物
十二楼
二疏
二南
二气
二难
二载
二麦
二亲
《國語辭典》:二王  拼音:èr wáng
1.两位君王。《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2.晋王戎与王衍。《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3.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与其第七子王献之的合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
《骈字类编》:二楼(二楼)
小学绀珠二楼花萼相辉勤政务本
又二楼郁仪结邻
《骈字类编》:二卷
云笈七签旧云道德经有三卷又云素书二卷尹喜所受凡得五卷既说有三时元靖法师开为三部宗致道德二卷是先说以道德为体其致则总以其文内无的对扬之旨故也
又昔仙人智琼以皇文二卷见义起不能解遂还之
分类:二卷
《骈字类编》:二篇
易系辞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 诗周南召南谱疏召南上二篇言夫人羔羊摽有梅江有泛驺虞四篇言文王举苏颂历者天地之大纪赋合三体以为元成书最密 二篇之定策备数无愆
分类:二篇
《国语辞典》:二等  拼音:èr děng
1.两个等级。《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兴,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2.次于一等的等级。如:「二等兵」、「二等舱」。
《漢語大詞典》:二更
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南史·儒林传·沈洙:“ 梁 代旧律,测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虽是忧愁,读书还不歇。那日读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杨嫂》:“二更的锣声响了,我和三哥便把母亲抄给我们读的一本《白香词谱》阖了起来。”
《骈字类编》:二物
唐 白居易 朱藤杖紫骢吟 天生二物济我穷,我生合是栖栖者。
唐 欧阳詹 荅韩十八驽骥吟 顾兹万恨来,假彼二物云。
唐 吕岩 七言 其三十四 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宋 苏轼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分类:二物
《國語辭典》:十二楼(十二樓)  拼音:shí èr lóu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2.泛指高耸的楼阁。唐。薛逢 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唐。温庭筠 瑶瑟怨诗:「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3.书名。清李渔撰。十二卷,三十八回。全书以合影、夺锦、拂云等十二楼名分卷,故称为「十二楼」。内容多描写爱情、婚姻的故事,情节曲折,文辞绮艳。
《漢語大詞典》:十二重楼(十二重樓)
道家指人的喉咙管。《金丹诸真元奥》:“问曰:‘何谓十二重楼?’答曰:‘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 唐 吕岩 《七言》诗:“纔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楼九曲连。”
分類:道家喉咙
《漢語大詞典》:二疏
亦作“ 二疎 ”。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 。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 晋 张协 《咏史》:“蔼蔼 东都门 ,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护国 《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 明 何景明 《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國語辭典》:二南  拼音:èr nán
1.《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晋书。卷二二。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隋唐演义》第七九回:「夫人廖氏,单生一女,小名阿珍,九岁能诵二〈南〉。」
2.指周公、召公及其管辖的地区。晋。潘岳 西征赋:「兹土之旧也,固乃周、邵之所分,二南之所交。」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
《國語辭典》:二气(二氣)  拼音:èr qì
1.阴气和阳气。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一〉:「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2.气不协调。《淮南子。说山》:「天二气则成虹,地二气则泄藏,人二气则成病。」
分類:二气节气
《國語辭典》:二难(二難)  拼音:èr nán
1.两件难以达成的事。《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2.贤主人与嘉宾。因两者难兼得,故称为「二难」。唐。王勃 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盼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三出:「四美二难真际会,九棘三槐尽我俦。」
3.贤兄弟。因二者俱佳,难以别高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唐。包何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诗:「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如:「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是同生共死的难兄难弟。」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án xiōng nán dì
陈元方和陈季方兄弟二人才德相当,难分高下,其父亲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见南朝宋《世说新语。德行》。用以称人兄弟才学品德均佳。《旧唐书。卷一五五。穆宁等传。赞曰》:「薛氏三门,难兄难弟。」后亦用以讽称两人为差不多的货色,有贬斥的意味。《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骈字类编》:二载(二载)
唐 刘长卿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分类:二载
《漢語大詞典》:二麦(二麥)
大麦、小麦。《宋书·武帝纪》:“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三:“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正月,﹞二麦黄。”
分類:大麦小麦
《國語辭典》:二亲(二親)  拼音:èr qīn
父母。《韩诗外传》卷一:「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分類: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