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73,分232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十二时
二弟
二石
丈二
二酉
二氏
十二峰
前二
二郎
二陵
二升
二姓
二县
二乘
二乘
《國語辭典》:十二时(十二時)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2.全天。唐。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骈字类编》:二弟
南史胡藩传藩少孤居丧以毁闻太守韩伯见之谓藩叔尚书少广曰卿此侄当以义烈成名州府辟不就须二弟婚冠毕乃参郗□征虏军事有北史隋蔡景王整传整娶尉迟纲女生智积开皇中 司奏智积将葬尉太妃帝曰我有同生二弟并倚妇家势常憎疾我我向笑之 元史仁宗纪戊申赐宣宁王特穆尔布哈及其二弟钞万锭并玉具鞍勒币帛伯世说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颖曰敞时论以颖比邓 道敞比温忠武议郎祭酒者也二沈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降除沾 弟离拆已三房
《骈字类编》:二石
史记袁盎传袁盎使吴见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 南史任昉传常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曰与夺自己不欲贻之后人 宋史食货志乾道四年诏比建隆之禁第减之凡至城郭五十斤以上乡闾百斤以上私酒入禁地二石三石以上至有官署处四石五石以上者乃死法益䡖而犯者鲜矣收颜氏家训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 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自同之常无厌色水云笈七签鹤鸣神山上治在蜀郡临邛县界治前三共成一带神龙居之有四金钉二石金银蚕三斛亦言尹喜主之
又水经注滩水东北径诸县故城西又东北涓水注之出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
又丹水径二石入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三郡以之分境有明一统志二石关在嘉定州晏殊类说云龙游县 此
《漢語大詞典》:丈二
数量词。十进制的度量衡往往将量词前置表示整数量,数词后置表示分数量。丈二,为一丈二尺。墨子·城守:“内深丈二广丈五。”《汉书·严助传》:“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 宋 杨伯岩 《臆乘》:“今俗语丈二尺一之类亦有所本,前汉·匈奴传,尺一牘尺二寸牘;《严助传》,丈二之组……容斋随笔略载,今详书之。”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在这京城里立下丈二标竿,但抹着标竿者,不问军民房舍,尽行拆毁。”
《漢語大詞典》:二酉
指 大酉 小酉 二山。在今 湖南省 沅陵县 西北。二山皆有洞穴。相传 小酉山 洞中有书千卷, 秦 人曾隐学于此。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荆州记》。后即以“二 酉 ”称丰富的藏书。 唐 陆龟蒙 《寄淮南郑宝书记》诗:“五丁驱得神功尽,二 酉 搜来秘检疏。”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请箇先生教他读书,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 酉 。”《天雨花》第二回:“读书自幼到如今,五车二 酉 俱收纳。”
《漢語大詞典》:二氏
指佛、道两家。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宋 文天祥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维二氏之蔽於死生兮,小其用於一身。” 清 阮元 《〈国朝汉学师承记〉序》:“两 汉 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説未起也。”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山林幽简之儔行于一室,名曰二氏。 老 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养心性。佛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悟心性。”
分類:两家
《漢語大詞典》:十二峰
亦作“ 十二峯 ”。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 巫山 的十二峰名亦有异说。参阅 元 刘燻 隐居通议·十二峰名
(2).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迴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
《骈字类编》:前二
宋史礼志见上
分类:前二
《漢語大詞典》:二郎
(1).指排行第二的男子。 唐 白居易 《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
(2).即二郎神。 宋 洪迈 《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 ,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3).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 。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号 蜀 有二郎。”
(4).指 唐 郎颖 兄弟。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令:“祖 颖 ,字 楚之 ,与兄 蔚之 俱有名。 隋 大业 中为尚书民曹郎, 蔚之 位左丞, 煬帝 语称‘二郎’。”
(5).泛指子侄辈。 宋 刘克庄 《解连环·戊午生日》词:“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时来,二郎休作。”参见“ 二郎作相 ”。
《國語辭典》:二陵  拼音:èr líng
南陵、北陵的合称。南陵为夏后皋之墓,北陵为文王避风雨之处,两者俱在河南崤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人禦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骈字类编》:二升
唐 白居易 招东邻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國語辭典》:二姓  拼音:èr xìng
1.缔结婚姻的男女两家。《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
2.两朝的君主。《汉书。卷七二。龚胜传》:「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宋书。卷八九。袁粲传》:「粲自以身言嗹托,不欲事二姓,密有异图。」
3.两个丈夫。元。陈樵〈节妇赋〉:「予敢辱先人之教兮,以一身而事二姓。」
《骈字类编》:二县(二县)
左传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大又十家九县注韩氏七羊舌氏四而言十家举 数也羊舌四家共二县故但言强家韩战国策韩魏易地西周弗利樊馀谓王曰周必亡矣 得二县魏亡二县所以为之者尽包二周多于二县九鼎存焉 水经河水于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
分类:二县
《國語辭典》:二乘  拼音:èr shèng
佛教用语:(1)大乘和小乘的合称。佛教宗派中主张自利和众生空的是声闻乘,又称为「小乘」,因为能载度的众生较少。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行佛道和主张众生空和法空的是佛乘,又称为「大乘」,因为能载度利益的众生较多。《大智度论》卷四:「欲辩二乘义故,佛乘及声闻乘,声闻乘陜小,佛乘广大。」(2)小乘。因小乘包含声闻乘和独觉乘。独觉乘亦主张自利和众生空,但由于他的證悟不待他人教导闻法,是自己觉悟的,故称为「独觉」。
分類:二乘副车
《漢語大詞典》:二乘
佛教语。一般。包括声闻乘与缘觉乘。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若以智慧照烦恼者,此是二乘小儿,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二乘只是方便,大乘才是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