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元秘史(元秘史)  拼音:yuán mì shǐ
书名。撰者不详。原书为蒙古文,叙述元代先世及太祖、太宗事迹。译文有二本:其一载于《永乐大典》中,经钱大昕录出,十五卷;其一为顾广圻校影元椠旧钞本,十卷,续集二卷;李文田校两本异同,并为之注解。也称为「元朝秘史」。
《国语辞典》:恶名昭彰(恶名昭彰)  拼音:è míng zhāo zhāng
不良的事迹为众人所皆知。如:「他在地方上仗势欺人,早已恶名昭彰了。」
《国语辞典》:楚汉春秋(楚汉春秋)  拼音:chǔ hàn chūn qiū
1.楚与汉相争的纷乱历史。如:「如今世局犹如楚汉春秋。」
2.书名。汉陆贾撰,一卷。记载楚、汉兴亡历史事迹。司马迁《史记》载楚汉事,即以此书为根据。原书久已散佚,今通行本为清茆泮林所辑。
《国语辞典》:彭公案  拼音:péng gōng àn
书名。清贪梦道人撰,三百四十一回。以彭鹏事迹附会演述而成的公案小说。
《国语辞典》:施公案  拼音:shī gōng àn
书名。作者无考,八卷,九十七回。内容以康熙间漕运总督施世纶事迹附会演述而成。
《国语辞典》:荣誉榜(荣誉榜)  拼音:róng yù bǎng
表彰有光荣事迹者的布告。也称为「光荣榜」。
《國語辭典》:光荣榜(光榮榜)  拼音:guāng róng bǎng
表彰有光荣事迹者的布告。也称为「荣誉榜」。
《漢語大詞典》:船夫曲
散文。魏钢焰作。1961年发表。写一个革命者改变落后农场面貌的事迹。作品用歌曲《黄河船夫曲》统领全篇,将现实生活和历史联系起来,赞美中华民族的船夫精神。构思独特,诗情浓郁。
《漢語大詞典》:祠山神
民间俗祭。其所供神之姓名、事迹因史志中各以民俗相传而称说不一。或谓 乌程 横山 张渤 ,或谓 武当 张秉 ,号 祠山神 或 祠山大帝 、 张大帝 。其祭所称 张王庙 ,又称 祠山庙 。 汉 唐 以来,庙祀不绝。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祠山神:“合而观之,则 祠山神 之祀,本起于 广德 ,其所谓化猪通津,盖本《淮南子》 禹 化为熊,通轘辕之路, 涂山氏 见之,惭而化为石之事,移以附会于 祠山 。然俗所传 祠山 张大帝 寔本此。而非如 弇州 所云也。且 祠山 张大帝 之称乃近代流俗所传,而 宋 以来尚称 张王 ,并未加以帝号。”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通俗编·神鬼引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
《國語辭典》:牛角挂书(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比喻勤勉读书。
分類:李密事迹
《國語辭典》:拾遗补阙(拾遺補闕)  拼音:shí yí bǔ quē
弥补疏漏、匡正过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清史稿。卷四二一。李菡传》:「夫献可替否,宰相之责也;拾遗补阙,谏官之职也。」
《漢語大詞典》:神道碣
谓立在墓前刻有死者事迹的碑石。 唐 白居易 《青石乐府》:“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乾名已灭。”参见“ 神道碑 ”。
《國語辭典》:神道碑  拼音:shén dào bēi
墓道前用以记载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时亦指碑上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圣鼓(聖鼓)
传说中有神异事迹的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 洭水 又南逕县故城西,《耆旧传》曰:往昔县长临县,輒迁擢超级,大史逕观,言势使然,掘断连冈,流血成川,城因倾陁,遂即倾败。阁下大鼓,飞上 临武 ,乃之 桂阳 ,追号圣鼓。自 阳山 达乎 桂阳 之 武步驛 ,所至循圣鼓道也。其道如堑,迄于 鼓城 矣。”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始兴记》:“ 秦 凿 杨山 , 桂阳县 阁下鼓便自奔逸,息於 临武 ,遂之 始兴 、 洛阳 ,遂名圣鼓。今 临武 有 圣鼓城 。”
《國語辭典》:树碑立传(樹碑立傳)  拼音:shù bēi lì zhuàn
将某人的功绩刻在石碑或写成传记。后用以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以抬高个人声望。
《國語辭典》:老莱娱亲(老萊娛親)  拼音:lǎo lái yú qīn
老莱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婴儿嬉戏的样子逗父母高兴。后用以比喻孝养父母。参见「戏䌽娱亲」条。
《漢語大詞典》:老莱衣(老萊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