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事本
(1).从事根本之业。本,指耕战。
《商君书·壹言》:“﹝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2).事情的根由。
《后汉书·李燮传》:“﹝ 燮 ﹞姊 文姬 为同郡 赵伯英 妻,贤而有智,见二兄归,具知事本。”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事本,谓事之所由生也。” 宋
叶适 :“忽被郡除,莫知事本。”
(3).犹根本大事。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 元宗 ( 唐玄宗 )曰:‘朕以天下事本付 姚崇 ,以卿坐镇雅俗。’”
《国语辞典》: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 拼音:jì shì běn mò tǐ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例。创始于宋代袁枢的《
通鉴纪事本末》。将重要的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可补编年、纪传体的不足。
《国语辞典》:元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 拼音:yuán shǐ jì shì běn mò
书名。明陈邦瞻撰。四卷,二十七篇。对于推步之法、科举、学校、漕运、河渠,记载颇详。
《国语辞典》:记事本(记事本) 拼音:jì shì běn
抄录杂事用以备忘的笔记本。
《漢語大詞典》:纪事本末(紀事本末)
(1).史书体裁之一。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 袁枢 的
《通鉴纪事本末》。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五·纪事本末类》:“至 宋 袁枢 以
《通鑑》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
(2).借指对某事的完整记述。 瞿秋白
《乱弹·〈铁流〉在巴黎》:“任何故意宣传鼓动的小说诗歌,都没有这种真实的平心静气的纪事本末来得响亮,来得雄壮--这是革命的凯旋歌。”
《國語辭典》:金莲(金蓮) 拼音:jīn lián
形容妇女的纤细小脚或步态轻盈。参见「潘妃金莲」条。宋。
刘过 词:「忆金莲移换,文鸳得侣,绣茵催衮,舞凤轻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漢語大詞典》:金莲华炬(金蓮華炬)
金饰莲花形灯炬。
《新唐书·令狐綯传》:“﹝ 綯 ﹞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后用以形容天子对臣子的特殊礼遇。亦作“ 金莲花炬 ”。 清
杨潮观 《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闕恩光。”亦省称“ 金莲炬 ”、“ 金莲 ”。 宋
张元干 词:“看君稳步过花甎。归院引金莲。” 金 陈庾 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邹太和 学士云:‘……才子扫眉宜赤管,洞房停烛有金莲。’”
《漢語大詞典》:谋帅(謀帥)
寻求元帅的人选。事本:“作三军,谋元帅。 赵衰 曰:‘ 郤縠 可。’” 唐
韩愈 《酬别留后侍郎》诗:“为文无出 相如 右,谋帅难居 郤縠 先。”
《國語辭典》:乐业(樂業) 拼音:lè yè
乐于所从事的工作。如:「安居乐业」。《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欲为久驻之计,乃令蜀兵与魏民相杂种田:军一分,民二分,并不侵犯,魏民皆安心乐业。」《红楼梦》第四回:「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倒也十分乐业。」
《國語辭典》:点额(點額) 拼音:diǎn é
1.用笔点额头。古时常用为得君位的梦兆。《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自居晋阳,寝室夜有光如昼。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昙哲曰:『吾其退乎?』昙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
2.古时相传鱼渡龙门便为龙,否则便点额而还。典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后用以比喻应试落第。唐。
李白 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唐。
白居易 诗:「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漢語大詞典》:金雁
亦作“ 金鴈 ”。
(1).金色的雁。 唐
宋之问 《送赵司马赴蜀州》诗:“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几时金雁传归信,翦断香魂一缕愁。”
(2).筝柱。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
《伊州》泪万行。”一本作“ 金鴈 ”。 明
陈汝元 :“啼妆不贴银蝉,暗语孤弹金雁。”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亮董文友赋》词:“春笋抱琴弹一行,金雁寒。”
(3).金铸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
《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水银为江海,黄金为鳬雁。” 明
夏完淳 诗:“荆榛古殿铜驼卧,弓剑荒陵金雁哀。” 清
姚鼐 :“一朝金雁瘞 吴郡 ,何殊繐帐临 漳川 。”
《國語辭典》:兼营(兼營) 拼音:jiān yíng
同时经营。如:「这家茶艺馆兼营茶叶批发。」
《漢語大詞典》:营职(營職)
履行职责;从事本职工作。 汉
司马迁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 宋
苏辙 :“旦则復出营职,终不能安於所谓 东轩 者。”
《漢語大詞典》:爨桐
(1).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 蔡邕 )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 唐
顾非熊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诗:“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但埋 酆 狱气,未发爨桐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
(2).指焦尾琴。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有絃即弹,有孔即吹,不独柯亭、爨桐也。”
《漢語大詞典》:贰事(貳事)
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
《礼记·五制》:“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孔颖达 疏:“欲使专一其所有之事。” 唐
王维 :“徒以职官,不敢贰事;顾惟时论,有惭三絶。” 赵殿成 笺注:“, 晋侯 观于军府,见 钟仪 ,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杜预 注,言不敢学他事也。” 宋
苏轼 :“ 曾 閔 之哀,丧不贰事; 汉 唐 之旧,礼有夺情。”
《漢語大詞典》:钵龙(鉢龍)
钵中之龙。事本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 僧涉 (一作 沙公 )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 坚 常使之呪龙。俄而龙便下鉢中,天輒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