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武力 拼音:wǔ lì
1.兵力。《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夫全赵之时,武力鼎士。」
2.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
3.勇力。《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身长八尺,洛廔髯,少有武力。」
2.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
3.勇力。《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身长八尺,洛廔髯,少有武力。」
《漢語大詞典》:寓令
谓寄军令于内政,只在暗中加强军事力量。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至於 主父偃 乘七国併吞之后,将分裂而矫推恩; 管夷吾 当诸侯争夺之时,先诈力而行寓令,皆一时之权术也。” 唐 白居易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一道》:“若 齐 行寓令之法,以霸诸侯; 汉 用推恩之谋,以惩七国。施之今日,臣恐非宜。”参见“ 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