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地听(地聽)
古代军事上侦察敌方动态的一种方法。多用于守城,以防突然袭击。 唐
李靖 《卫公兵法·部伍营阵》:“兼令人枕空胡禄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见於胡禄中,名曰地听。”
《通典·守拒法》:“地听,於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於井中托甖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
《漢語大詞典》:水囊
古代军事上用以灭火的水袋。
《旧唐书·浑瑊传》:“贼造云桥成,阔数十丈,以巨轮为脚,推之使前,施湿毡生牛革、多悬水囊以为障,直指城东北隅。”
《武备志·器式·水囊图说》:“水囊,以猪牛胞盛水。敌若积薪城下,顺风发火,则以囊掷火中。”
《國語辭典》:掩体(掩體) 拼音:yǎn tǐ
作战时用来掩蔽人员、装备等的工事。
《國語辭典》:穿插 拼音:chuān chā
小说、戏曲中添加某些情节以衬托主题,或是表演台上安排一些填补空档、缓和观众注意力的节目。如:「这部战争片穿插著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档舞台秀除了有众多天王巨星登台表演外,还穿插著惊险的特技。」
《國語辭典》:迷彩 拼音:mí cǎi
一种军队伪装的方法。系以不同的色彩、不规则的图形,图绘于建筑物或器材表面,使观测者发生错觉,无法辨认物体的原有形态。
《漢語大詞典》:溃师(潰師)
谓军事上失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其后 符离 溃师,虽府库殫竭,士卒物故,而 寿皇 雄心远虑,无日不在中原。”
《漢語大詞典》:栅垒(栅壘)
军事上防御用的栅栏与土垣。
《北史·杨津传》:“ 津 以贼既乘胜,士众劳疲,栅垒未安,不可拟敌,欲移军入城,更图后举。”
《國語辭典》:补给(補給) 拼音:bǔ jǐ
供应、补充不足的东西,大多用于军事。如:「此地物资缺乏,每半年才获得一次补给。」
《國語辭典》:毒剂(毒劑) 拼音:dú jì
带有毒性的化学战剂。
《國語辭典》:死角 拼音:sǐ jiǎo
1.尚未受到潮流、风气等影响的地方。也作「死面」。
2.在武器、雷达、或观测员能力所及的最大区域内,因其间有各种障碍物、地形,或因弹道特性,或该武器的射击能力受限等,致不能自某一位置以火力或观测所掩护之处。
《漢語大詞典》:杀地(殺地)
(1).犹死地。军事上指极为不利的地形。 银雀山 汉 墓竹简
《孙膑兵法·地葆》:“絶水、迎陵、逆溜、居杀地、迎众树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
(2).占卜中一个方位的名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日未出时,面向杀地,汲水二十斛。”
《漢語大詞典》:武议(武議)
谓军事上的谋略、决策。
《尉缭子·武议》:“﹝ 太公望 ﹞及遇 文王 ,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得此合也?”
《國語辭典》:伪装(偽裝) 拼音:wèi zhuāng
为达某种目的,隐藏真实情况所实施的变装、隐蔽等作业。
《國語辭典》:手榴弹(手榴彈) 拼音:shǒu liú dàn
武器名。用手投掷的小型爆炸弹,利用爆炸后的破片产生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