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6
词典
2
分类词汇
64
共64,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笔墨官司
顶嘴
力争
口舌
谔谔
磨牙
狺狺
譊譊
争鸣
龂龂
哓哓
争论
唇舌
力辨
听听
《國語辭典》:
笔墨官司(筆墨官司)
拼音:
bǐ mò guān sī
以文字作书面上的争辩。
分類:
书面
争辩
《國語辭典》:
顶嘴(頂嘴)
拼音:
dǐng zuǐ
争辩。多指对尊长而言。如:「顶嘴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分類:
顶嘴
争辩
言语
冲撞
他人
尊长
《國語辭典》:
力争(力爭)
拼音:
lì zhēng
1.用武力相争。《列子。说符》:「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唐。
高适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诗一三首之一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2.极力争取、劝谏。《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苏逢吉力争,以为无留守带行枢密使的故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分類:
尽力
极力
力争
相争
争辩
争取
《國語辭典》:
口舌
拼音:
kǒu shé
1.说话的器官。《易经。说卦》:「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
2.劝说,交涉时的言语、言辞。《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咱非六国愚主,怎被你口舌所能摇撼?」
3.言语上的争吵、争执。《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我是个良善人家,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
4.谈论、评论。《红楼梦》第七七回:「这才乾净,省得旁人口舌。」
分類:
口舌
议论
争吵
言语
劝说
谈论
争执
争辩
误会
器官
交涉
纠纷
言辞
《國語辭典》:
谔谔(諤諤)
拼音:
è è
直言无讳的样子。《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也作「咢咢」。
分類:
直言
挺立
挺立貌
争辩
《國語辭典》:
磨牙
拼音:
mó yá
1.牙齿上下摩擦。唐。
李白
蜀道难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怎当得做鸨儿龟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
2.称人话多,喜欢争辩或啰嗦。《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我的性儿你是知道的,我是合你磨牙费嘴的人么?」《红楼梦》第二○回:「二人在镜内相视,宝玉便向镜内笑道:『满屋内就只是他磨牙。』」也作「摩牙」。
分類:
磨牙
牙齿
熟睡
麻烦
磨利
费口舌
费事
无意义
相互
伺机
磨擦
争辩
出声
位置
凶狠
功能
《國語辭典》:
狺狺
拼音:
yín yín
狗叫的声音。《楚辞。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宋。陆游〈旅舍〉诗:「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丰凘篱门。」
分類:
犬吠
吠声
议论
争辩
不休
中伤
喧嚷
《國語辭典》:
譊譊
拼音:
náo náo
1.争辩声。汉。扬雄《法言。寡见》:「譊譊者,天下皆讼也。」
2.怒叫声。汉。无名氏〈
孤儿行
〉:「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分類:
争辩
论辩
喧闹
嘈杂
《國語辭典》:
争鸣(爭鳴)
拼音:
zhēng míng
本指鸟类争相鸣叫。如:「那儿风光明媚,百鸟争鸣,是个休閒的好去处。」后比喻各种学说、理论竞起。如:「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分類:
在学
鸣叫
学术
相出
出名
看法
观点
争辩
《國語辭典》:
龂龂(齗齗)
拼音:
yín yín
争辩的样子。《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朝臣龂龂不可光禄勋,何邪?」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
分類:
争辩
露齿
露齿貌
和悦
尽言
喜笑
笑貌
裴骃
《國語辭典》:
哓哓(嘵嘵)
拼音:
xiāo xiāo
1.恐惧声。《诗经。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2.争辩声。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
:「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彼哓哓者直以桎梏静之,何怪覆盆之下多沉冤哉!」
3.叨絮多言。《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大伯口中又哓哓的不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口中哓哓说:『悔气!来得迟了。』」
分類:
哓哓
象声词
唠叨
鸟雀
争辩
吵嚷
恐惧
发出
鸣叫
叫声
《國語辭典》:
争论(爭論)
拼音:
zhēng lùn
1.争相辩论,不肯退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邻人墓道,邻人与他争论。」《文明小史》第二○回:「魏榜贤还要同他争论,倒是贾子猷瞧著,恐怕被人家听见不雅,劝他们不要闹了,他二人方才住嘴。」
2.计较。《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这个何必计较?三位老爷来住,请也请不至,随便见惠些须香资,僧人那里好争论?」
分類:
争论
争辩
讨论
争吵
《國語辭典》:
唇舌(脣舌)
拼音:
chún shé
1.比喻口才。《汉书。卷九二。游侠传。楼护传》:「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
2.言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为这件事,不知费了多少唇舌!」
分類:
言辞
议论
毁谤
口才
挑拨
唇舌
言词
口舌
劝说
争辩
交涉
言语
《漢語大詞典》:
力辨
努力争辩或辩白。辨,通“ 辩 ”。 宋 袁文
《瓮牖闲评》
卷二:“ 苏东坡 作
《志林》
,力辨此一段事。”
《
金史·刘仲洙传
》
:“ 田瑴 等以党罪废錮者三十餘家, 仲洙 知其寃,上书力辨,帝从之。”
分類:
努力
力争
争辩
辩白
《國語辭典》:
听听
拼音:
yǐn yǐn
1.狗吠声。唐。
杜甫
〈
大云寺赞公房
〉诗四首之二:「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2.争辩不休。唐。柳宗元《梓人传》:「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分類:
听听
欢欣
斤斤计较
争辩
不休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