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争先(爭先)  拼音:zhēng xiān
抢先。《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争先万里涂,各事百年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一个起头,个个争先。」
《國語辭典》:争先恐后(爭先恐後)  拼音:zhēng xiān kǒng hòu
竞相抢先而不肯落后。如:「搭乘公共汽车不争先恐后,才能表现秩序之美。」也作「恐后争先」。
《分类字锦》:提缶争先(提缶争先)
崔黄中观风驿新井记扬洒甘溢提缶争先巷无居人语笑道边
分类:
《国语辞典》:奋勇争先(奋勇争先)  拼音:fèn yǒng zhēng xiān
鼓起勇气,争到前列。形容奋勇向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萧云仙腰插弹弓,手拿腰刀,奋勇争先,手起刀落,先杀了几个番子。」
《漢語大詞典》:并驱争先(並驅争先)
谓竞争高下。《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孟起 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 黥 彭 之徒,当与 益德 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絶伦逸羣也。” 明 李贽 《复邓石阳》:“区区异端之徒,自救不暇,安能并驱争先也?” 清 黄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并,现写作“并”。 鲁迅 《坟·春末闲谈》:“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臝并驱争先。”
《國語辭典》:恐后争先(恐後爭先)  拼音:kǒng hòu zhēng xiān
唯恐落后而竞相抢先往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也作「争先恐后」。
《漢語大詞典》:争头(争頭)
犹言争先。 唐 寒山 《诗》之九一:“争头觅饱暖,作计相噉食。” 五代 齐己 《寄吴囯知旧》诗:“晴色水云天合影,晚声名利市争头。”
分類:争先
《國語辭典》:探春  拼音:tàn chūn
1.初春时到郊外游玩。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2.探望春光。唐。郑谷 巴江诗:「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
3.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之女,庶出,依大排行,行三。为人事理分明,说话又条理,颇受人敬爱。
《漢語大詞典》:竞发(競發)
(1).争先出发。梁书·韦叡传:“值 淮水 暴长, 叡 即遣之,鬭舰竞发,皆临敌垒,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南史·裴邃传:“ 承业 等悉众追之,四甄(兵阵)竞发, 魏 众大败,斩首万餘级。”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十章:“千帆竞发,万舟争渡,红旗招展,迎风向前。”
(2).争先开放。 唐 朱湾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霜中菊》:“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
《國語辭典》:竞走(競走)  拼音:jìng zǒu
1.争先而走。《庄子。天下》:「是穷响以声,形影竞走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体育竞赛项目之一。在一定距离内,比赛行走的速度,规定双脚不得同时离地,且脚著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以先到达目的地者为胜。
《漢語大詞典》:捷得
(1).迅速领会。宋史·周南传:“年十六,游学 吴 下,视时人业科举,心陋之。从 叶适 讲学,顿悟捷得。”
(2).争先获取。
《漢語大詞典》:相迿
谓争先动手。《公羊传·定公四年》:“朋友相卫,而不相迿,古之道也。” 何休 注:“迿,犹先也。不当先相击刺。”
《漢語大詞典》:争辔(争轡)
驭马争先。指争竞高下。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方今酌古典,行帝道,执取士之柄,致得人之昌,文物声明,与古争轡。”
《国语辞典》:先吾著鞭  拼音:xiān wú zhuó biān
比我先策马而去。比喻争先报国。语本《晋书。卷六二。列传。刘琨》:「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后泛指别人比自己抢先一步。如:「吃饭时间一到,大夥儿争先恐后,只怕别人先吾著鞭。」
《国语辞典》:抓乖  拼音:zhuā guāi
争先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讨好对方。《红楼梦》第五六回:「若是糊涂,多歪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