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3,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重刊
编帙
签题
世典
大部
百部
复制
书尾
秘检
书坊
书架
丹墨
初本
典记
关书
《漢語大詞典》:重刊
谓书籍重新刻板印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附有《重刊〈闺范〉序》
《漢語大詞典》:编帙(編帙)
书籍卷册。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庄蓼塘藏书:“其家蓄书数万卷…… 蓼塘 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囓,或为邻识盗窃,或供饮博之需,或应糊覆之用,编帙散乱,所存无几。”
分類:书籍
《漢語大詞典》:签题(籤題)
书籍封面的标题。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卷四:“庞居士语録一卷,诗二卷。此书籤题犹是 元 人手笔。”
《國語辭典》:世典  拼音:shì diǎn
谱书的别称。参见「谱书」条。
《國語辭典》:大部  拼音:dà bù
1.中央官署中无隶属关系之较低级机关对较高级的主管部的用语。
2.大部分。如:「这些果园,大部都是由他来管理的。」
3.书籍中册数多者。《高僧传。卷一。长安昙摩难提》:「而犹得传译大部,盖由赵正之力。」
《国语辞典》:百部  拼音:bǎi bù
1.各种成套的书籍。如:「百部丛书」。
2.植物名。百部科百部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大卵形,先端尖,叶柄极短。夏日叶腋开花,呈淡绿色或紫色。蒴果广卵形,其块根状如天门冬。可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杀虫等作用。也称为「野天门冬」。
《國語辭典》:复制(複製)  拼音:fù zhì
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影、翻录、扫描等方式仿制原件。如:「拜科技文明之赐,珍藏在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得以复制量产,化身千万,走入民间。」
《漢語大詞典》:书尾(書尾)
书信的末尾或书籍的末尾。 唐 罗隐 《送秦州从事》诗:“若到边庭有来使,试批书尾话 梁州 。”
《漢語大詞典》:秘检(祕檢)
神秘而稀罕的书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竹简韦编,既非易致,灵文祕检,又率难窥。”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翫月宫》:“玄文祕检弢深奥,何处参求道妙?”
《國語辭典》:书坊(書坊)  拼音:shū fāng
旧时刻印并出售书籍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里有极大的书坊,还可逗著他们刻这三部书。」也称为「书铺」、「书店」。
《國語辭典》:书架(書架)  拼音:shū jià
陈放、存放书籍的架子。《红楼梦》第五一回:「正说时,人回大夫来了。宝玉便走过来,避在书架后面。」也称为「书槅子」。
《漢語大詞典》:丹墨
朱墨和黑墨。古人用于书写与点校书籍。 唐 韩愈 《谴疟鬼》诗:“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宋 苏轼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诗:“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姦彊。” 宋 黄庭坚 《与徐彦和》:“所寄诗文,久乃得。熟观之,极见琢磨之功。奉想丹墨之暇,左右经史时,以古人用心处,一浣刀笔之尘也。” 清 金农 《蔡七舍人端削牍寄予因答来贶》诗:“丹墨校无恙,寒暄慎独居。”
《漢語大詞典》:初本
书籍的原始版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建是阁以贮之,中为初本,以五色玉为函,尊圣教也。”
《漢語大詞典》:典记(典記)
典籍要记。指重要的书籍典册。 明 唐顺之 《重修瓜州镇龙祠记》:“龙之祠不秩於三代之典记,者,谓之四灵,盖以为鳞虫之灵者耳。” 章炳麟 《辨诗》:“风与雅、颂、赋所以异者,三义皆因缘经术,旁涉典记,故 相如 、 子云 小学之宗,以其绪餘为赋。”
《國語辭典》:关书(關書)  拼音:guān shū
旧时聘请老师或幕僚的契约、聘书。《老残游记》第三回:「宫保说:『那么就下个关书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