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破邪论序(破邪论序)  拼音:pò xié lùn xù
唐朝虞世南的书法作品,运笔洁净,捺笔特长,是小楷上品。
《国语辞典》:临池学书(临池学书)  拼音:lín chí xué shū
相传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写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边学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后人称学习书法为「临池学书」。
《国语辞典》:双钩廓填(双钩廓填)  拼音:shuāng gōu kuò tián
一种书法的摹写方法。在范本上以双钩描出字样的框廓后,再用墨逐笔填写廓内笔画。
《国语辞典》:翰苑之光  拼音:hàn yuàn zhī guāng
翰苑,翰林院。翰苑之光是用来祝贺书法比赛优胜者的题辞。
《国语辞典》:海岳名言  拼音:hǎi yuè míng yán
书名。宋米芾撰,一卷。以谈论书法为内容,对于运笔、布局有独到的见解,后代书法家奉为圭臬。
《国语辞典》:浮云惊龙(浮云惊龙)  拼音:fú yún jīng lóng
飘浮的云彩,惊动的神龙。多用以形容书法的遒劲、奔放。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国语辞典》:计白当黑(计白当黑)  拼音:jì bái dāng hēi
白,留白处。黑,字体。计白当黑,书法上指将字里行间中的空白处,当做实体笔画一般安排布置,务使空间调配得当。
《国语辞典》:挥翰临池(挥翰临池)  拼音:huī hàn lín chí
翰,鸟毛,借指毛笔。临池,学写书法,指写字。挥翰临池指提笔写字。《孽海花》第五回:「挥翰临池,自然让龚和甫独步。」
《国语辞典》:劲骨丰肌(劲骨丰肌)  拼音:jìng gǔ fēng jī
形容书法作品所呈现出的丰盈、强劲风格。如:「此人书法劲骨丰肌,独树一格。」
《国语辞典》:交光飞刃(交光飞刃)  拼音:jiāo guāng fēi rèn
刀剑的光影在空中交错飞舞。用以比喻书法字形腾跃而多变化。宋。黄伯思《东观馀论。卷上。论张长史书》:「犹纵风鸢者,翔戾于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欻忽若神,而器不离身。」
《国语辞典》:书无百日工(书无百日工)  拼音:shū wú bó rì gōng
(谚语)学习书法,非短时间可就,要常常练习,才见功效。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唐徐浩论书》:「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
《国语辞典》:双钩执笔法(双钩执笔法)  拼音:shuāng gōu zhí bǐ fǎ
一种常用的书法执笔方法。简称为「双钩」。以食指和中指勾挽笔杆,而与拇指相对著握笔的方法。也称为「鹅头执笔法」。
《国语辞典》:三希堂法帖  拼音:sān xī táng fǎ tiè
清乾隆十二年命梁诗正等编次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书法,聚集众工,模勒上石,其中包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种王氏墨迹,故称为「三希堂法帖」。三十二册,是法帖中的巨制。
《国语辞典》: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  拼音:guǎng yì zhōu shuāng jí
书名。清朝康有为撰,六卷,二十七篇。为研论书法的书,增益包世臣《艺舟双楫》的不足。
《国语辞典》:鹅头执笔法(鹅头执笔法)  拼音:é tóu zhí bǐ fǎ
一种常用的书法执笔方法。以食指和中指向内钩住笔,而与拇指相对著握笔的方法。因食指的指节弯起,状如鹅头而得名。也称为「双钩执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