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54
典故
1
词典
3
分类词汇
348
其它
2
共34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戈波
十七帖
鬼画符
起笔
瘦健
折钗股
奴书
凤转
赌书
回锋
侧笔
碑帖
拨镫法
恶书
挫锋
《漢語大詞典》:
戈波
书法右下斜钩的笔法。 清
曹寅
《题高使君指头生活》
诗之三:“若道戈波是新格,中书君岂不中书。”参见“ 戈脚 ”。
分類:
书法
右下
笔法
《漢語大詞典》:
戈脚
亦称“ 戈法 ”。 汉字笔法之一种。指“刂”笔。此划较长,写时若不从容行笔,必致头尾重,中间轻。 汉 隶戈法落笔顾右,略呈波折,楷从隶出,以免僵直。
《
宣和书谱·唐太宗
》
:“释 智永 善 羲之 书,而 虞世南 师之,颇得其体。 太宗 乃以书师 世南 ,然尝患戈脚不工。偶作‘戩’字,遂空其落戈,令 世 南足之,以示 魏徵 。 徵 曰:‘今窥圣作,惟“戩”字戈法逼真。’ 太宗 嘆其高於藻识。然自是益加工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隶书》
:“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故 两汉 金石器物俱用 秦 隶,至 东京 汉安 以后渐有戈法波势,各立面目。”
分類:
汉字
笔法
《國語辭典》:
十七帖
拼音:
shí qī tiè
晋王羲之的草书帖。为二十馀件书帖合并而成的总帖,因居首一帖开端有「十七」二字,故称为「十七帖」。此帖雄健疏放、气象超逸,为王羲之草书作品中最负盛名者,历代均取作草书范本。
分類:
草书
书法
法帖
王羲之
书信
信札
开头
《國語辭典》:
鬼画符(鬼畫符)
拼音:
guǐ huà fú
1.讥人书法潦草或绘画拙劣。参见「鬼画桃符」条。金。
元好问
论诗
诗三○首之一三:「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2.鬼聪明。《后西游记》第一九回:「你这小猴儿,到也有三分鬼画符,还不辱没了你老祖。」
分類:
符箓
书法
哄骗
骗人
拙劣
笔画
东西
缠绕
伎俩
文章
指办
办事
不认
认真
《國語辭典》:
起笔(起筆)
拼音:
qǐ bǐ
写字时每一笔的开始。如:「写毛笔字,起笔要顿一顿。」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作律诗虽争起笔,尤贵以气格胜。须要成竹在胸,操纵随手。」
分類:
书法
提起
检字法
起笔
笔锋
动笔
接触
一笔
《漢語大詞典》:
瘦健
(1).谓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拔有力。 宋
陈鹄
《
耆旧续闻
》
卷三:“当时以 李建中 字形瘦健,姑得时誉。”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下》
:“ 鲁直 云:……惟 鲁公
《宋开府碑》
,瘦健清拔。” 宋
陆游
《跋崔正言所书〈书法要诀〉》
:“ 德符 诗名一代,书则未之见也。观此编中字,瘦健有神彩,亦类其诗。”
(2).谓木本植物枝干修长,长势苍劲挺拔。 唐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
诗:“檜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分類:
木本植物
书法
字形
细长
枝干
修长
挺拔
有力
长势
苍劲
劲挺
《漢語大詞典》:
折钗股(折釵股)
书法上对转折的笔划,要求笔毫平铺而笔锋圆劲,如钗股弯折仍体圆理顺,因以为喻。 宋
姜夔
《
续书谱·用笔
》
:“用笔如折釵股……折釵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宋
陆游
《醉中行草数纸》
诗:“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 唐 人折釵股。”亦省作“ 折釵 ”。 宋
陆游
《西窗》
:“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分類:
书法
上对
对转
转折
笔划
要求
笔毫
平铺
笔锋
《國語辭典》:
奴书(奴書)
拼音:
nú shū
讥笑人书法只会模仿古人,不会创新。宋。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
分類:
工于
模仿
书法
《漢語大詞典》:
凤转(鳳轉)
(1).形容姿态美妙,像凤凰回旋起舞一样。 唐
薛存诚
《仙石灵台赋》
:“或鸞廻而凤转,乍云点而霜横。” 唐
钱众仲
《舞中成八卦赋》
:“赴度应声,倏凤转而龙翥;攅青拖紫,骇霞粲而锦新。”
(2).形容书法笔势流转悦目。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
:“昨蒙书额度僧等,龙腾金榜,凤转银钩。”
分類:
容姿
书法
姿态
法笔
笔势
美妙
流转
凤凰
悦目
回旋
起舞
《國語辭典》:
赌书(賭書)
拼音:
dǔ shū
比赛书法。《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高帝素善书,笃好不已,与僧虔赌书毕,谓曰:『谁为第一?』对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
分類:
比赛
读书
书法
优劣
记忆力
《漢語大詞典》:
赌茗(賭茗)
赌茶。约定某种比赛条件,以胜负决定饮茶的先后。典本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 归来堂 ,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明
卓人月
《花舫缘》
第三折:“若能勾蔦萝松栢相缘缀,有心待繙书赌茗,举案齐眉。” 清 吴人
《三妇评〈牡丹亭〉杂记》
:“不觉大醉,自晡时卧至次日,日射幔钩犹未醒。鬭花赌茗,夫子尝举此为笑噱。”
分類:
约定
比赛
胜负
决定
饮茶
先后
《国语辞典》:
回锋(回锋)
拼音:
huí fēng
写书法时,行笔至笔画的尽头,宜作反向回收,此种运笔法称为「回锋」。
分类:
写书
书法
法时
行笔
笔画
尽头
反向
回收
《國語辭典》:
侧笔(側筆)
拼音:
cè bǐ
书法上称用笔取侧势为侧笔。即行笔时,笔锋(最尖处)不在线条的中间,而在偏左或偏右侧,谓之「侧笔」或「侧锋」。
分類:
书法
用笔
《國語辭典》:
碑帖
拼音:
bēi tiè
1.泛指书法作品的墨拓本或墨迹本。
2.古代书法家留传后代的书法,刻于石碑者称之为「碑」,写于纸绢者称之为「帖」。后世用版刻或石刻翻刻前人墨迹的拓本,也称为「帖」。如「淳化阁帖」等。
分類:
碑帖
石刻
木刻
刻文
文字
拓本
印本
学习
书法
《國語辭典》:
拨镫法(撥鐙法)
拼音:
bō dèng fǎ
书法上运笔写字的方法。因以手执笔皆直,虎口间空圆如马镫,易于拨动,故称为「拨镫法」。唐。
林蕴
拨镫序
:「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拖、撚、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
分類:
书法
书法用语
运笔
解说
《漢語大詞典》:
恶书(惡書)
拙劣的书法。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艺七·妄补古碑
》
:“近见 秦 中诸碑,如
《九成宫》
之属,下方多刓缺,俗人輒以恶书补之,更数十年,真面目不可復识矣。”
分類:
拙劣
书法
《漢語大詞典》:
挫锋(挫鋒)
(1).锋芒受挫。
(2).回锋。书法的一种笔法。 清
包世臣
《
艺舟双楫·跋荣郡王临快雪内景二帖
》
:“大凡六朝相传笔法,起处无尖锋,亦无驻痕;收处无缺笔,亦无挫锋,此所谓不失篆、分之遗意者。”
分類:
锋芒
受挫
书法
笔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