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川连
旌铭
蹄书
牌榜
撰修
留帖
诰轴
隶写
连写
缣简
趁笔
颜法
校书笺
涂写
简纸
《国语辞典》:川连(川连)  拼音:chuān lián
1.一种纸。产于福建,质薄,可供书写用。
2.四川所出产的黄连。
《國語辭典》:旌铭(旌銘)  拼音:jīng míng
旧时出殡时,在灵柩前写明死者官衔的旗子。《后汉书。卷三九。赵咨传》:「复重以墙翣之饰,表以旌铭之仪。」也作「铭旌」、「明旌」。
《漢語大詞典》:蹄书(蹄書)
亦作“蹏书”。 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宋 宋祁 《祭孙仆射文》:“恤恩告第,蹏书密章。”
《國語辭典》:牌榜  拼音:pái bǎng
揭示、公告牌。如:「这牌榜上有好几张标示著『吉屋出租』,你可以参考一下呀!」也作「牌榜」。
《漢語大詞典》:撰修(撰脩)
亦作“ 撰脩 ”。 书写;编撰。 宋 范仲淹 《上枢密尚书书》:“某奔走道涂,疲困已甚,加应答文移,中夕不寐,无暇撰脩谢启。”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大家都期待着你能够回来,帮助撰修《续汉书》。”
《国语辞典》:留帖  拼音:liú tiě
旧时访友,若遇主人不在,则留下一张书写著自己姓名的红纸片,表示已来过,称为「留帖」。如:「昨日造访老友未遇,只好留帖致意。」
《漢語大詞典》:诰轴(誥軸)
书写皇帝命令的卷轴。《清会典事例·中书科·封典期限》:“誥敕,至颁发誥轴,仍由兵部发给执照,令各该员持赴内阁承领。”
《漢語大詞典》:隶写(隸寫)
谓用隶书写定古文字。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尚书之字,本为隶古,既是隶写古文,则不全为古文。” 宋 郭忠恕 佩觿卷上:“造字之旨,始於象形,中则止戈反正,而省声生焉。至若春秋姓字地名,更见尚书, 宋 齐 旧本,隶写古文,学者知之,不可具举。” 清 顾蔼吉 《〈隶辨〉序》:“ 汉 人传经,多用隶写,变隶为楷,益失本真。”
《漢語大詞典》:连写(連寫)
(1).书写时笔画之间连续不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 回纥 文字的字母无定数,大致为十七个至二十个,每个字母连写。”
(2).指汉字用拼音字母注音时把每一个复音词的几个音节都连起来写。
《漢語大詞典》:缣简(縑簡)
古代用来书写的绢帛和竹简。亦作书册的代称。 唐 苏颋 《凉国长公主神道碑》:“昭乎遗风,谁著縑简;垂厥后代,谅凭刊刻。” 唐 张怀瓘 《〈书断〉序》:“若乃思贤哲於千载,览陈迹於縑简,谋猷在覿,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
《漢語大詞典》:趁笔(趁筆)
谓不假思索地随意书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西施:“世传 西施 随 范蠡 去,不见所出,只因 杜牧 ‘ 西子 下 姑苏 ,一舸逐 鴟夷 ’之句而附会也…… 杜牧 未精审,一时趁笔之过也。”《黑籍冤魂》第十五回:“好在格式写熟,趁笔写下去,谅也不会写错。”
分類:随意书写
《漢語大詞典》:颜法(顔法)
指 唐 颜真卿 的书写技法。 明 李日华 《李君实评帖》:“余为詮注曰:‘勒字, 颜 法也。’” 清 安歧 墨缘汇观录卷二:“ 张即之 书《金刚经册》,白纸本,擢裱六十八页,行书大五分许,宗 颜 法。”
《漢語大詞典》:校书笺(校書箋)
即薛涛笺。一种幅小而精美的纸张,用以题咏或书写信函。 唐 人称 薛涛 为女校书,故薛涛笺又称校书笺。亦借指题咏或书信。 唐 司空图 《退居漫题》诗之二:“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唐 司空图 《狂题》诗之十三:“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参见“薛涛笺”。
《國語辭典》:薛涛笺(薛濤箋)  拼音:xuē táo jiān
唐代名妓薛涛所制的深红小彩笺。今亦指红色八行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这是甚么纸?』(旦)『薛涛笺。』」
《国语辞典》:涂写(涂写)  拼音:tú xiě
用笔在纸上随意书写。如:「你上课不专心,在纸上涂写些什么呀?」元。郑元祐〈题复见心清江行卷〉:「然可读者盖甚寡,由索之者非具眼,故虽涂写满卷,令人呕恶。」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一五。画家鉴赏真伪杂说》:「或儿女痴顽,用笔涂写,或灯下看玩,以致油污透骨。」
《漢語大詞典》:简纸(簡紙)
(1).竹简和纸。亦指各种书写用品。后汉书·贾逵传:“令 逵 自选《公羊》 严 颜 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李贤 注:“竹简及纸也。”
(2).笺纸;信纸。宋史·王曾传:“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 孙京 来告别, 曾 留之具饌,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啟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