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代写
板书
误写
纸素
字格
番纸
觚牍
红签
硬笔
木札
画革
绛简
砑绫
倒书
赤篆
《国语辞典》:代写(代写)  拼音:dài xiě
代替书写。《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投供验到》:「往往托相知代写互结,间有顶名假冒,而同结不知,竟受其累,更宜慎之。」《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忽然文会堂送到一注书帐,是三百两头一张票子,悔生连忙收下,代写收条,付与来人去了。」
分类:书写
《國語辭典》:板书(板書)  拼音:bǎn shū
1.教师书写在黑板上的字,称为「板书」。
2.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字。
《国语辞典》:误写(误写)  拼音:wù xiě
书写错误。如:「他因误写住址,以致邮寄的包裹被退回。」
《漢語大詞典》:纸素(紙素)
(1).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里中小屋,有经像者,亦多不烧。或屋虽焚毁,而於煨尽之中,时得全经,纸素如故。” 唐 李节 《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容貌於土木者沉诸水,言词於纸素者烈诸火。”
(2).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王羲之 书,旧传惟《乐毅论》乃 羲之 亲书於石,其他皆纸素所传。”
《漢語大詞典》:字格
(1).书写文字的格式。 唐 窦蒙 《题〈述书赋〉语例字格后》:“句则两字三字,五言四言,而於其以之间,或六或八,改时革命之际,举一相从。虑学者致疑,仍施朱点发,此则语之理例,别有字格存焉。”
(2).词牌曲调关于填词制曲的字数的规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或彼曲与此曲,牌名巧凑,其中但有一二句,字数不符。如其可增可减,即增减就之,否则任其多寡,以解补凑不来之厄,此字格之不能尽符也。”
《漢語大詞典》:番纸(番紙)
古时纸之量词为番,故称供书写用的缣帛为番纸。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国造纸法:“ 中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縑帛者依书长短随事截之,名曰番纸,亦谓之纸。”
《國語辭典》:觚牍(觚牘)  拼音:gū dú
简策。唐。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
《漢語大詞典》:红签(紅簽)
旧式信封上书写收信人姓名的红纸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朱草衣 《哭槎儿》云:‘前日寄书书面上,红签犹写汝开封。’”
《漢語大詞典》:硬笔(硬筆)
(1).遒劲有力的笔法。 宋 李觏 《鲁公碑》诗:“硬笔可破石,鐫者疑虚语。” 清 黄景仁 《赠白下周幔亭》诗:“先生看山復听水,偶出硬笔相雕鑱。” 清 金农 《宣城沈丈廷瑞画松歌》:“今君远追遗法自森别,硬笔有同割飞鬼国铁。”
(2).指钢笔、圆珠笔、铅笔等尖端为硬质材料的书写工具。如:他精于硬笔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奖。
《國語辭典》:木札  拼音:mù zhá
木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九。盗侠》:「觉物纷纷坠其前,韦视之,乃木札也。」
《漢語大詞典》:画革(畫革)
在皮革上书写。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 ﹞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革,皮之不柔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又西逕 安息 南,城临 嬀水 ,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有商贾车船行旁国,画革旁行为书记也。”
《漢語大詞典》:绛简(絳簡)
即赤章。道教祀天奏章用“玉书絳简赤丹文”。见黄庭内景经·仙人章。以其用丹朱书写,故称。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方当名书絳简,身游元闕。”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褒》诗:“絳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
《國語辭典》:砑绫(砑綾)  拼音:yà líng
光绫。宋。周邦彦虞美人。金闺平帖春云暖〉词:「砑绫小字夜来封,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
《漢語大詞典》:倒书(倒書)
不按顺序,倒过来书写。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二:“近日我乡蒙师为童子抽‘上大人’,常倒书‘尔小生,八九子’二句,不知其为韵语也。”
《漢語大詞典》:赤篆
指旧时道士的符箓。因用朱笔书写,笔画屈曲如篆,故称。 宋 苏轼 《太白词》之二:“飞赤篆,许閶闔,走阴传,行羽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