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胥里
里胥。乡里小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总论》:“比较有法,而胥里不得播其奸。”
分類:乡里小吏
《漢語大詞典》:里学(里學)
古代乡里间的学校。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少从里学。”
《漢語大詞典》:里谈(里談)
乡里俗语。 清 谭嗣同 《报章总宇宙之文说》:“编幅紆餘,又以及於诗赋、词曲、駢联、儷句、歌謡、戏剧、舆诵、农谚、里谈、儿语、告白、招帖之属,盖无不有焉。”
分類:乡里俗语
《漢語大詞典》:乡任(鄉任)
在乡里的职任。 明 高明 《琵琶记·瞷询衷情》:“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
分類:乡里职任
《漢語大詞典》:邦闾(邦閭)
郡邑乡里。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亲族称其孝友,邦閭归其信义。”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至德冠邦閭,清节映 西关 。” 逯钦立 校注:“冠邦閭,为本郡本村之冠,指 袁安 。”
分類:郡邑乡里
《漢語大詞典》:俦党(儔黨)
(1).同辈;众人。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论:“年十五,与弟俱居太学,诣博士受业,闭门讲诵,不随儔党,兄弟知名,为学者所宗。”
(2).指因乡里、亲族或其他关系结成的群体。文选·左思〈蜀都赋〉“养交都邑,结儔附党” 唐 吕向 注:“养其交道,结附儔党。”
《漢語大詞典》:本里
自己的乡里。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谢小娥:“ 小娥 復讐毕,归本里。”
分類:自己乡里
《漢語大詞典》:校室
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 汉 何休 注:“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为校室……十月事讫,父老教於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於乡学。”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犯禁,三亩者伏通衢,五亩捶,十亩罚白金五两,二十亩官笞之,没其地,入里校室。”
《漢語大詞典》:乡祀(鄉祀)
明 清 时,乡里中德行优异者死后由乡人公举,请准祭祀于乡贤祠,谓之“乡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戮子:“ 嘉靖 末年, 新郑 故都御史 高捷 ,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后公举乡贤,物论僉谓无忝此典,独 河南 提学副使 杨本菴 力持之,则专指杀子一事,极詆其忍薄,乡祀事遂终不行。”
《漢語大詞典》:穷退(窮退)
犹隐退。谓退居乡里。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言贤者退而穷处。” 唐 白居易 《咏怀》:“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國語辭典》:门塾(門塾)  拼音:mén shú
家塾。周代二十五家为一闾,闾巷门旁设有家塾,故称为「门塾」。
《漢語大詞典》:里宴(里讌)
指乡里宴会。 晋 左思 《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
分類:乡里宴会
《國語辭典》:贵府(貴府)  拼音:guì fǔ
称他人住宅的敬词。如:「贵府雅致,岂是寒舍望尘可及?」也称为「府上」。
《漢語大詞典》:贵土(貴土)
敬称他人的乡里。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裔 临发, 权 乃引见,问 裔 曰:‘ 蜀 卓氏 寡女,亡奔 司马相如 ,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 明 袁宏道 《寄陶孝若书》:“三弟来,极道贵土山川胜絶,人士都雅,弟倾想之至,形於梦寐。”
《漢語大詞典》:里耆
乡里的耆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崇祀名贤》:“学校里耆,利其厚赂。”
分類:乡里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