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鄙陋的习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宜正色矫而呵之,何谓同其波流,长此弊俗哉!”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 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
(2).指不良的习尚。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刺史 赵元楷 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餘头,鱼数百头以馈贵戚。上数之曰:‘……卿所为乃亡 隋 之弊俗也。’”
(3).指风气败坏的社会。
《陈书·何之元传》:“﹝ 梁高祖 ﹞生自布衣,长於弊俗,知风教之臧否,识民黎之情伪。” 宋
秦观 《医者》诗:“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