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08,分161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九方皋
数九
九行
九如
九言
九皇
九赋
九级
九尾
九间
九寺
九华山
九师
九国
九伯
《國語辭典》:九方皋  拼音:jiǔ fāng gāo
人名。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善相马,曾得伯乐之荐而为秦穆公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著重马的内神,因得良马。见《列子。说符》。后比喻善于发掘良才的人。宋。黄庭坚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國語辭典》:数九(數九)  拼音:shǔ jiǔ
俗称冬至后九九八十一天后方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故自冬至起称为「数九」。
《漢語大詞典》:九行
(1).古谓九种德行。说法不一。逸周书·文政:“九行:一仁,二行,三让,四信,五固,六治,七义,八意,九勇。”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
(2).九域之道里。《穆天子传》卷五:“帝收九行。” 郭璞 注:“行,道也,言收罗九域之道里也。”
(3).九条运行的轨道。汉书·天文志:“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
(4).犹言九巡,九遍。史记·叔孙通列传:“以尊卑次起上寿,觴九行,謁者言罢酒。”
《國語辭典》:九如  拼音:jiǔ rú
本为九句以「如」字为开头的祝颂人君之词。见《诗经。小雅。天保》。后因用为祝寿之词。如:「三多九如」。
《漢語大詞典》:九言
(1).九句格言。指 春秋 时 郑国 子大叔 告诫 赵简子 的九句话。左传·定公四年:“﹝ 郑 子大叔 卒。﹞ 晋 赵简子 为之临,甚哀,曰:‘ 黄父 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復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唐 杜牧 《归融册赠左仆射制》:“ 太叔 九言,服以行之,终身不倦。” 清 钱谦益 《父季兆原任工部司务赠中宪大夫》:“奉九言於 太叔 ,守以终身。”
(2).用以敬称别人的教诲。 宋 司马光 《谢张丈置酒赐侍》:“九言闻善教,一顾得虚声。”
(3).指一句九字的诗体。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鑣并驱。”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三言始於 晋 夏侯湛 ,九言起於 高贵乡公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三。
《漢語大詞典》:九皇
传说中上古的九个帝王。鹖冠子·天则:“九皇之制,主不虚王,臣不虚贵阶级。”原注:“《春秋纬》云:‘人皇兄弟九人,分治天下,九皇之号,岂缘是歟?’”史记·孝武本纪:“高世比惪於九皇。” 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上古人皇者九人也。” 唐 王勃 《乾元殿赋》:“吞九皇而上运,控八圣而遐征。”宋史·赵普传:“自可远继九皇,俯观五帝。”
《漢語大詞典》:九赋(九賦)
周 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餘之赋。” 郑玄 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餘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商旅税;山泽之税征矿、渔、林业税;币馀之赋指不属以上各类的其他赋税。后以“九赋”泛指各类赋税。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奉勅作》诗:“关市欣九赋,仓廩开万箱。”《南齐书·武帝纪》:“军国器用,动资四表,不因厥产,咸用九赋。”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示优裕之德以周惠,利缓九赋。”
《骈字类编》:九级(九级)
汉书食货志武功爵注九级曰执戎地又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 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九韩偓梦仙诗见五云下李洞眺慈恩塔诗 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
《漢語大詞典》:九尾
(1).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北齐书·文宣帝纪》:“禎符显见,史不停笔,既连百木,兼呈九尾。”《隋书·音乐志中》:“朱雀降,黄玉表。九尾驯,三足扰。化之定,至矣哉!”
(2).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施氏 惑主工於九尾,杀人毒於两头。”
(3).泛指妖狐。《剪灯馀话·胡媚娘传》:“九尾尽诛,万劫不赦。 耀州 衙速令清净, 新郑 驛永絶根苗。”
《骈字类编》:九间(九间)
宋史舆服志垂拱崇政二殿两朵殿各二间东西廊各二十间南廊九间
《漢語大詞典》:九寺
指九卿的官署。《晋书·荀勖传》:“若欲省官,私谓九寺可并於尚书,兰臺宜省付三府。”隋书·百官志中:“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僕,大理,鸿臚,司农,太府,是为九寺。”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会府台司·九寺:“ 汉 以来,九卿所治之府,谓之九寺, 后魏 始有三府、九寺之称,然通其名,不连官号。其以官名寺,自 北齐 始也。”
分類:九卿官署
《国语辞典》:九华山(九华山)  拼音:jiǔ huá shān
山名。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为黄山支脉。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称为「九华山」。由花岗岩组成。主峰天台峰,高约一千三百四十公尺。有东岩、四香阁、化城寺等名胜。与峨嵋、五台、普陀三座山,并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漢語大詞典》:九师(九師)
(1).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 安 聘明者九人,号九师説。”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隋 王通 中说·天地:“盖九师兴而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梁书·陆倕传:“ 任昉 报 倕 书:‘採三诗於 河间 ,访九师于 淮曲 。’”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之门。”
(2).犹九军,大军。竹书纪年卷下:“﹝ 穆王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 ,架黿鼉以为梁,遂伐 越 ,至于 紆 。”
分類:大军学者
《骈字类编》:九国(九国)
礼记文王世子见九龄下九又疏文王语武王云天既与女九龄之言女以 龄为何事也武王曰龄善也是福善之事西方有九国未宾既梦得九种龄善君王其终抚诸抚有也诸之也言王终久有之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注徐广曰齐楚荆淮南燕赵梁代淮阳 晋书段灼传疏曰昔在汉世诸吕自疑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诸侯九国之强故不敢动摇 宋书礼志见五乘下 齐书乐志海外有截九国无尘秦小学绀珠九国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贾谊过 论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
《漢語大詞典》:九伯
(1).上古九州的方伯。方伯,诸侯之长。《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 杜预 注:“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
(2).泛指地方长官。 唐 王维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公当九伯之官,兼八使之任。” 宋 王安石 《谢知州启》:“ 谢 守论功,当为九伯之冠。”
(3).见“ 九百 ”。
《國語辭典》:九百  拼音:jiǔ bǎi
1.数量。《文选。张衡。西京赋》:「匪唯玩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
2.宋、元时讥人痴呆傻气,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五。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董西厢》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你甚胡来我怎信?」也作「九伯」、「九陌」。
3.计较琐细事的人。《通俗编数目》引《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
4.复姓。如汉有九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