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九洛
(1).亦作“ 九雒 ”。即《九畴洛书》。《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 陆德明 释文:“其即谓 禹 所受之《洛书》九类乎!” 王先谦 集解引 杨慎 云:“九洛,《九畴洛书》。” 章炳麟 《訄书·争教》:“自 禹 之衍九雒,始以声味容色暨於人事。”参见“ 九畴 ”。
(2).犹九州。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变铜浑於九洛,鳞羽登歌;鸣玉鑾於四清,烟霞变色。”参见“ 九州 ”。
(2).犹九州。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变铜浑於九洛,鳞羽登歌;鸣玉鑾於四清,烟霞变色。”参见“ 九州 ”。
《漢語大詞典》:青州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薮》:“今 汉 有九州之藪…… 青州 曰 孟诸 ,不知在何处。”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地连 尧 泰岳 ,山向 禹 青州 。”
(2).州、府名。 汉 置 青州 。 魏 及 晋 初因之。 南北朝 仍置州,治所屡迁,辖领不一。 隋 废。 唐 初复置州,后改 平卢军 节度使。 五代 及 宋 因之。 元 改 益都路 。 明 改为 青州府 , 清 因之。旧治在今 山东省 青州市 。参阅《嘉庆一统志·青州府》。
(3).见“ 青州从事 ”。
(2).州、府名。 汉 置 青州 。 魏 及 晋 初因之。 南北朝 仍置州,治所屡迁,辖领不一。 隋 废。 唐 初复置州,后改 平卢军 节度使。 五代 及 宋 因之。 元 改 益都路 。 明 改为 青州府 , 清 因之。旧治在今 山东省 青州市 。参阅《嘉庆一统志·青州府》。
(3).见“ 青州从事 ”。
《國語辭典》:青州从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东省旧府名。从事,古官名。青州从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谓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后用以泛称美酒。《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好酒曰青州从事。」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临淄水〉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
《漢語大詞典》:六州
(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逸周书·程典》:“维三月既生魄, 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 。” 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吕氏春秋·古乐》:“ 汤 於是率六州以讨 桀 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寧。”《文选·郭璞〈江赋〉》:“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 李善 注:“六州, 益 、 梁 、 荆 、 江 、 扬 、 徐 。”其中 益州 置于 汉 , 江州 置于 晋 ,已非古九州之名。
(2).指 唐 时六州郡。《新唐书·突厥传上》:“初, 突厥 内属者分处 丰 、 胜 、 灵 、 夏 、 朔 、 代 间,谓之 河曲 六州降人。”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山下祇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冯浩 注:“六州儿者,指 河北 魏博 诸州也。《旧》、《新》书《罗威传》:“自 至德 中, 田承嗣 盗据 相 、 魏 、 澶 、 博 、 衞 、 贝 等六州,募置牙军。语曰:‘ 长安 天子, 魏府 牙军。’谓其势强也。 魏 博 六州, 唐 时常语”。”此指 魏 博 六州。
(3).乐曲名。《文献通考·乐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臺》并《六州》为四。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为警场……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其称谓已熟也。”
(2).指 唐 时六州郡。《新唐书·突厥传上》:“初, 突厥 内属者分处 丰 、 胜 、 灵 、 夏 、 朔 、 代 间,谓之 河曲 六州降人。”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山下祇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冯浩 注:“六州儿者,指 河北 魏博 诸州也。《旧》、《新》书《罗威传》:“自 至德 中, 田承嗣 盗据 相 、 魏 、 澶 、 博 、 衞 、 贝 等六州,募置牙军。语曰:‘ 长安 天子, 魏府 牙军。’谓其势强也。 魏 博 六州, 唐 时常语”。”此指 魏 博 六州。
(3).乐曲名。《文献通考·乐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臺》并《六州》为四。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为警场……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其称谓已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