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九尾
(1).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北齐书·文宣帝纪》:“禎符显见,史不停笔,既连百木,兼呈九尾。”《隋书·音乐志中》:“朱雀降,黄玉表。九尾驯,三足扰。化之定,至矣哉!”
(2).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施氏 惑主工於九尾,杀人毒於两头。”
(3).泛指妖狐。《剪灯馀话·胡媚娘传》:“九尾尽诛,万劫不赦。 耀州 衙速令清净, 新郑 驛永絶根苗。”
《國語辭典》:九尾狐  拼音:jiǔ wěi hú
1.传说中的祥兽。形如狐而九尾。见《山海经。南山经》。
2.宋真宗时,陈彭年性奸谄,时人称为「九尾狐」。见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后比喻阴险奸佞的人。如:「像秦桧这样的奸臣,称之为九尾狐亦不为过。」
3.书名。清无名氏著。叙妓女胡宝玉风骚善媚,别有许多魔力的秽史。
《國語辭典》:九尾龟(九尾龜)  拼音:jiǔ wěi guī
1.传说中的神龟。见明。陆粲《庚巳编。卷一○。九尾龟》。
2.书名。清张春帆著。叙名士章莹,因其帷薄不修,遂闹出许多笑话的故事。
分類:神龟
《漢語大詞典》:九尾狐狸
即九尾狐。喻狐媚多诈的人。 清 李渔 《凰求凤·姻诧》:“一定是九尾狐狸肆野禪,引你做薄倖子,把心偏。”
《漢語大詞典》:九尾禽
即九尾狐。文选·张协〈七命〉:“苑戏九尾之禽,囿栖三足之乌。” 吕向 注:“九尾禽,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