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92,分133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吹奏乐器
妈妈乐
利乐包
莲花乐
林乐知
快乐丸
乐纹儿
乐嘻嘻
乐子馆
摇摆乐
室内乐
祴乐
逢场作乐
躬耕乐道
宫庭音乐
《国语辞典》:吹奏乐器(吹奏乐器)  拼音:chuī zòu yuè qì
鼓动空气发出声音来的乐器。就材质上来说,可分为木制吹奏乐器和铜制吹奏乐器两种,前者如长笛、短笛、双簧管等,简称木管;后者如小喇叭、大喇叭等,简称铜管。如:「吹奏乐器中的双簧管,音色婉转而悽怆,适合表现悲凉的气氛。」
《国语辞典》:妈妈乐(妈妈乐)  拼音:mā ma lè
1.家庭用具品牌名。如:「三洋妈妈乐洗衣机」、「妈妈乐手压式轻巧拖把」。
2.一种赌博方式。当期参加者,每人缴规定的赌资,并可猜数组号码,然后以某项标准码作为答案。主持者可由赌资中抽取部分,其馀赌资由猜中号码者平分。
《国语辞典》:利乐包(利乐包)  拼音:lì lè bāo
无菌的铝箔包装。包装材料由外向内为聚乙烯、纸板、聚乙烯、铝箔、聚乙烯、聚乙烯等六层,属积层包装。印刷字样在纸板层,若加上油墨层则有七层。因产品的内容物与包装容器已分别杀菌,再以无菌包装系统充填、密封,所以具有良好的保存性,在室温中即可保藏。
《国语辞典》:莲花乐(莲花乐)  拼音:lián huā lè
旧日乞丐所唱的歌曲。参见「莲花落」条。《通俗常言疏證。戏玩。打莲花乐》引《五灯会元》:「俞道婆常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
《国语辞典》:林乐知(林乐知)  拼音:lín lè zhī
Young John Allen
人名。(西元1836~1907)美国人。清道光年间来华,先后担任编辑、教员并翻译西书。西元一八六八年于上海主编教会新报,一八七四年易名为万国公报,一八八一年创办中西书院,此外对维新运动的改革也有很大影响。
《国语辞典》:快乐丸(快乐丸)  拼音:kuài lè wán
即摇头丸。参见「摇头丸」条。
《国语辞典》:乐纹儿(乐纹儿)  拼音:lè wén ér
笑容、笑靥。如:「他不知为了什么事,脸上一点乐纹儿也没有。」
分类:笑容笑靥
《国语辞典》:乐嘻嘻(乐嘻嘻)  拼音:lè xi xī
喜悦的样子。如:「看他那副乐嘻嘻的表情,不知是为了啥事?」
分类:喜悦
《国语辞典》:乐子馆(乐子馆)  拼音:lè zi guǎn
专门上演大鼓书、时调小曲的场所。也称为「落子馆」、「坤书馆」。
《国语辞典》:摇摆乐(摇摆乐)  拼音:yáo bǎi yuè
早期发源于美国的一种音乐类型。为英语swing music的意译。一九三○年代形成独特的风格。音乐强调小节里的下半拍或弱拍,因而带来摇摆的感觉。是爵士乐曲中的主要音乐形式。
《国语辞典》:室内乐(室内乐)  拼音:shì nèi yuè
chamber music
1.广义的是指在小型厅堂中演奏的音乐,从独唱、独奏到十多人编制的乐曲。
2.狭义的是指十八世纪以来,多在欧洲贵族宫廷中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一般是二到八人的编制,每样乐器担任一个声部,通常不含独奏,例如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
《漢語大詞典》:祴乐(祴樂)
《祴夏》之乐。周礼·春官·锺师:“以教祴乐。”参见“ 祴夏 ”。
《漢語大詞典》:祴夏
古代乐章《九夏》之一。周礼·春官·锺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祴夏》《驁夏》。”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祴,读为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 贾公彦 疏:“宾醉将出奏之,恐其失礼,故陔切之,使不失礼。” 唐 皮日休 《九夏歌·祴夏》:“《祴夏》之歌者,宾既出之所奏也。”
分類:乐章
《國語辭典》:逢场作乐(逢場作樂)  拼音:féng cháng zuò lè
随事应景,偶尔涉足游戏人间的事。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出:「对酒当歌须慷慨,逢场作乐任优游。」也作「逢场作戏」。
《國語辭典》:躬耕乐道(躬耕樂道)  拼音:gōng gēng lè dào
亲自耕作,乐于守道。《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漢語大詞典》:宫庭音乐(宫庭音樂)
皇室贵族宴享娱乐或祭祀用的音乐。 郭沫若 《日本民族发展概观》:“ 唐 代的宫庭音乐和舞踊,在 中国 是失传了的,而在 日本 却还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