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705
典故
200
词典
2688
分类词汇
5
佛典
110
其它
4702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78
79
80
81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饥馑之岁
肌肤之爱
肌肤之亲
疾之如仇
疾之若仇
觊觎之心
寄养之家
觊觎之志
掎角之势
黄白之物
黄巢之乱
荒唐之言
黄巾之乱
怀砖之俗
悔毒之叹
《国语辞典》:
饥馑之岁(饥馑之岁)
拼音:
jī jǐn zhī suì
收成不好的年岁。《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
分类:
收成
不好
年岁
《国语辞典》:
肌肤之爱(肌肤之爱)
拼音:
jī fū zhī ài
如肌肤般的亲爱。指儿女至亲。《汉书。卷一○○。叙传上》:「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分类:
肌肤
亲爱
儿女
至亲
《国语辞典》:
肌肤之亲(肌肤之亲)
拼音:
jī fū zhī qīn
身体亲昵的接触。如接吻、抚摸、性行为等。
分类:
身体
亲昵
接触
接吻
抚摸
性行为
《国语辞典》:
疾之如仇
拼音:
jí zhī rú chóu
痛恨他人如同仇敌。《晋书。卷五○。秦秀传》:「秀性忌谗佞,疾之如仇。」也作「疾之若仇」。
分类:
痛恨
他人
如同
同仇
仇敌
《国语辞典》:
疾之若仇
拼音:
jí zhī ruò chóu
痛恨他人如同仇敌。《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也作「疾之如仇」。
分类:
痛恨
他人
如同
同仇
仇敌
《国语辞典》:
觊觎之心(觊觎之心)
拼音:
jì yú zhī xīn
非分的意念或企图。《金瓶梅》第一七回:「这蒋竹山从与妇人看病之时,怀觊觎之心,已非一日。」《隋唐演义》第九三回:「可知那声色犬马、奇技淫物,适足以起大盗觊觎之心。」也作「觊觎之志」。
分类:
非分
意念
企图
《国语辞典》:
寄养之家(寄养之家)
拼音:
jì yǎng zhī jiā
收容失依、贫病、心理缺陷或非行少年的场所。在良好的环境及寄养父母的照顾下,可促进身心的健全发展。
分类:
收容
贫病
心理
缺陷
少年
场所
《国语辞典》:
觊觎之志(觊觎之志)
拼音:
jì yú zhī zhì
非分的意念或企图。《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亹三人,皆有觊觎之志。」也作「觊觎之心」。
分类:
非分
意念
企图
《国语辞典》:
掎角之势(掎角之势)
拼音:
jǐ jué zhī shì
掎,拉足;角,抓角。「掎角之势」指双方同时下手捕鹿。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比喻两边彼此呼应,共同夹击敌方。三国吴。张俨〈默记述佐篇〉:「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也作「犄角之势」。
分类:
双方
同时
下手
《国语辞典》:
黄白之物(黄白之物)
拼音:
huáng bái zhī wù
黄金与白银。《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说从来做牙婆的那个不贪钱钞?见了这般黄白之物,如何不动火?」也称为「黄白」。
分类:
黄金
白银
《国语辞典》:
黄巢之乱(黄巢之乱)
拼音:
huáng cháo zhī luàn
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西元874),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西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分类:
皇室
奢侈
过度
赋税
沉重
《国语辞典》:
荒唐之言
拼音:
huāng táng zhī yán
原指漫无边际的话。《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后指荒诞不经的话。如:「这些荒唐之言,我们姑妄听之,无须在意。」《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狱司道:『这是荒唐之言。见在杀死小厮,真正人命,如何抵释!』」
分类:
漫无边际
后指
荒诞不经
《国语辞典》:
黄巾之乱(黄巾之乱)
拼音:
huáng jīn zhī luàn
发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186)的大规模民变。党锢之乱后,政治黑暗,社会不安,钜鹿人张角组织太平道作乱,因参加乱事的人都在头上裹著黄巾,作为标帜,故史称为「黄巾之乱」。
分类:
汉灵帝
中平
元年
大规模
公元
《国语辞典》:
怀砖之俗(怀砖之俗)
拼音:
huái zhuān zhī sú
古代青州风俗浇薄,太守初到其地,民皆怀砖叩首迎之。等到卸职还家,民则以砖击之相送。见《洛阳伽蓝记。卷二。秦太上君寺》。后比喻风俗浇薄,人情势利。
分类:
青州
风俗
浇薄
太守
叩首
《国语辞典》:
悔毒之叹(悔毒之叹)
拼音:
huǐ dú zhī tàn
极言反悔莫及。《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发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也。」
分类:
言反
反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