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页
燕雀之见
燕雀之居
血光之灾
血气之勇
询吁之乐
玄之又玄
悬车之岁
悬车之年
学识过之
亚夫之疾
睚眦之怨
睚眦之隙
睚眦之忿
睚眦之怒
词典(续上)
燕岱之石燕雀之见
燕雀之居
血光之灾
血气之勇
询吁之乐
玄之又玄
悬车之岁
悬车之年
学识过之
亚夫之疾
睚眦之怨
睚眦之隙
睚眦之忿
睚眦之怒
《漢語大詞典》:悬车之岁(懸車之歲)
见“ 悬车之年 ”。
《國語辭典》:悬车之年(懸車之年) 拼音:xuán jū zhī nián
悬车,把车子挂起来,指辞官退隐。悬车之年指官员告老引退的年龄,通常为七十岁。《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漢語大詞典》:悬车(懸車)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國語辭典》:睚眦之隙(睚眥之隙) 拼音:yá zì zhī xì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后汉书。卷二七。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雠,人在涂炭,各不聊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也作「睚眦之怨」。
《漢語大詞典》:睚眦之忿
同“睚眥之怨”。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