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燕岱之石
燕雀之见
燕雀之居
血光之灾
血气之勇
询吁之乐
玄之又玄
悬车之岁
悬车之年
学识过之
亚夫之疾
睚眦之怨
睚眦之隙
睚眦之忿
睚眦之怒
《漢語大詞典》:燕岱之石
喻庸才下品。 隋 江总 《让尚书令表》:“谬以 商丘 之木,遂比舟檝之材; 燕 岱 之石,混同瑚璉之器。”
分類:庸才下品
《漢語大詞典》:燕雀之见(燕雀之見)
比喻浅薄的见识。 清 戴名世 《朱翁诗序》:“﹝翁﹞乃欲为鸿飞之冥冥,於人世已不復置其一喙。而吾犹詉詉焉为之悲怜其遇,其犹燕雀之见也夫!”
分類:浅薄见识
《漢語大詞典》:燕雀之居
比喻简陋的庐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蒙还燕雀之居,当尽犬鹰之力。兹且相别,后或再逢。”
分類:简陋庐舍
《國語辭典》:血光之灾(血光之災)  拼音:xuè guāng zhī zāi
泛指杀身之祸。《水浒传》第六一回:「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
《國語辭典》:血气之勇(血氣之勇)  拼音:xuè qì zhī yǒng
只凭一时冲动所激发的勇气。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孙丑上》:「孟贲血气之勇,丑盖借之以赞孟子不动心之难。」《红楼梦》第三六回:「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
《漢語大詞典》:询吁之乐(詢訏之樂)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 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訏,大也。” 郑玄 笺:“洵,信也。”后以“询訏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 郑 卫 之音” 汉 高诱 注:“ 郑国 淫辟,男女私会於 秦 洧 之上,有询訏之乐,芍药之和。”
《國語辭典》:玄之又玄  拼音:xuán zhī yòu xuán
玄妙中又更玄妙者。形容非常深远幽微,奥妙难测。《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漢語大詞典》:悬车之岁(懸車之歲)
见“ 悬车之年 ”。
《國語辭典》:悬车之年(懸車之年)  拼音:xuán jū zhī nián
悬车,把车子挂起来,指辞官退隐。悬车之年指官员告老引退的年龄,通常为七十岁。《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國語辭典》:悬车之年(懸車之年)  拼音:xuán jū zhī nián
悬车,把车子挂起来,指辞官退隐。悬车之年指官员告老引退的年龄,通常为七十岁。《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漢語大詞典》:悬车(懸車)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分类字锦》:学识过之(学识过之)
南史韦睿传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分类:内外兄弟
《漢語大詞典》:亚夫之疾(亞夫之疾)
西汉 名将 周亚夫 因事入狱,不食五日,呕血而死。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称呕血之病为“亚夫之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赵尚书荐贤:“ 秦 至中途 彭城 ,以 亚夫 之疾客死,不及用也。”
《國語辭典》:睚眦之怨(睚眥之怨)  拼音:yá zì zhī yuàn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旧唐书。卷五六。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法正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也作「睚眦之隙」、「睚眦之嫌」、「睚眦之私」。
分類:极小怨恨
《國語辭典》:睚眦之隙(睚眥之隙)  拼音:yá zì zhī xì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后汉书。卷二七。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雠,人在涂炭,各不聊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也作「睚眦之怨」。
《漢語大詞典》:睚眦之忿
同“睚眥之怨”。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
《漢語大詞典》:睚眦之怒
同“睚眥之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巴陵本末:“臺諫 李知孝 莫泽 奉承风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朝野为之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