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219  220  221  222  223  225  226  227  22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裴诹之(士正 )
陈伯谋(深之 )
郎茂(蔚之 )
陈伯礼( 武陵王 用之 )
陈伯山(静之 鄱阳王 )
陈伯智( 永阳王 策之 )
李茜之(曼容 )
裴谋之(士令 )
裴让之(士礼 )
裴谳之(士平 )
释道丰(世称 得道之流 )
苏琼(珍之 )
阳俊之
陈伯茂(郁之 始兴王 )
陈伯恭(肃之 晋安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魏河东闻喜人,字士正。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善读强记,作文迅捷。沛王开大司马府,辟为记室。后为西魏领军独孤信开府属,号曰“洛阳遗彦”。后为宇文泰大行台仓曹郎中。
陈伯谋 朝代:南北朝

人物简介

简介
桂阳王陈伯谋,字深之,南朝陈文帝第十三子。
郎茂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41—约614 【介绍】: 隋恒山新市人,字蔚之。郎基子。少敏慧好学,至忘寝食。及长,有学者之誉。初仕北齐。文帝开皇中累迁户部侍郎,以才干见称。炀帝时拜尚书左丞,参掌选事。尝与崔祖浚共撰州郡图经一百卷。后被诬除名,徙且末郡,在途作《登陇赋》以自慰,附表上陈。大业十年追还,又年余卒,年七十五。
全隋文·卷二十
茂字蔚之,恒山新市人,北齐郑州长史基子。为司空府行参军,迁保城令。入周,授陈州户曹,属亳州总管府记室、授卫州司录、卫国令。入隋,为延州长史,转太常丞,迁民部侍郎。仁寿初,领大兴令。炀帝即位,迁雍州司马,转太常少卿,拜尚书左丞、晋阳留守。坐事除名。徙且末,寻追还。卒年七十五。
陈伯礼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用之。陈文帝第十子。天嘉六年,立为武陵王。陈宣帝太建初,为吴兴太守。在郡恣行暴掠,被劾免官。入隋,官至散骑侍郎,临洮太守。
全隋文·卷十五
伯礼字用之,吴兴长城人,陈文帝第十子。天嘉六年,封武陵王。太建初,为云旗将军,持节、都督吴兴诸军事、吴兴太守。坐贪暴,免。陈亡入隋。大业中,为散骑侍郎、临洮太守。
陈伯山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0—589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静之。陈文帝第三子。天嘉元年,封鄱阳王。为吴郡太守。生母卒,居丧以孝闻,陈后主甚敬重之。累官至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策之。陈文帝第十二子。博涉经史。宣帝太建中,立为永阳王。为侍中,累迁尚书左仆射,领会稽内史。后为特进。陈亡入隋,炀帝大业中,为国子司业。
全隋文·卷十五
伯智字策之,伯礼第十二弟。太建中,封永阳王。历侍中、明威将军、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出为使持节,都督东扬、丰二州诸军事、平东将军,领会稽内史。至德中,徵拜侍中、翊左将军,加特进。陈亡入隋。大业中,为岐州司马,迁国子司业。
李茜之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陇西狄道人,字曼容。李瑾子。好文学。初仕东魏司空主簿。入北齐,历太子洗马,行阳翟郡守。为政清静。后文宣帝昏庸放纵,以非罪被杀,时人冤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河东闻喜人,字士令。裴谳之弟。齐武成帝高湛为开府时,辟为参军,掌书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河东闻喜人,字士礼。裴佗长子,仕魏累迁主客郎中。历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齐受禅,除清河太守,诛二豪吏。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劾其眷恋魏朝,乃赐死。
裴谳之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河东闻喜人,字士平。裴诹之弟。幼勤学,早知名。累迁司徒主簿,转仪曹郎。与辛术、李绘等为忘年交。熟悉历朝故事,仪注丧礼皆能裁正。出为许昌太守。齐亡,仕周,卒于伊川太守。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有弟子三人。相与居于相之鼓山。不行分卫。而炉火黄白医药以自给。高帝尝过而问之。应对不思。随事而当。帝因赐酒并蒸豚。即饮啖。至醉饱无所让。帝既去。丰召弟子谓曰。为我屏除床下物。及发床。乃见向之蒸豚酒等具在。传以为异。 时石窟寺有一僧。自以坐禅获證悟。每至日西。则东望山巅。有丈八金像。其僧私喜。谓灵像独为己现。他人不能知也。阅两月馀。夜卧房中。闻枕间语声曰。天下别无佛。今汝已成道矣。即是佛也。汝当自珍重。佛身切莫轻脱。其僧于是骄慢矜持。视侪辈如草芥。语辄指𮌎顾众曰。汝等亦识真佛否。泥龛画像。其于说法度人之事。既莫施设。皆以为佛而妄加礼敬。汝又焉识真者哉。此堕阿鼻地狱业也。然眸子尽赤。动呼无常。一寺以为狂。舁诣丰所。使治之。丰遽问曰。汝见东山上金佛乎。曰然。又问。汝闻枕间语声乎。曰然。丰曰。此风动失心耳。不早疗。且难制。因针三处良已。及丰将终。指示其弟子灶旁地曰。吾久劳汝谷汲。今报汝以此。正可用之无竭也。随于其地去一方石。而玄泉澄映。虽历旱潦。不盈涸。至今存。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道丰。未详氏族。世称得道之流。与弟子三人居相州鼓山中。不求利养。或云。练丹黄白医疗占相。世之术艺无所不解。齐高往来并邺。常过问之。应对不思随事标举。帝曾命酒并蒸肫。敕置丰前令遣食之。丰聊无辞让。极意饱啖。帝大笑。亦不与言。驾去后谓弟子曰。除却床头物。及发撤床。见向者蒸肫犹在都不似啖嚼处。时石窟寺有一坐禅僧。每日至西则东望山巅有丈八金像现。此僧私喜谓睹灵瑞。日日礼拜如此可经两月。后在房卧。忽闻枕间有语谓之曰。天下更何处有佛。汝今道成。即是佛也。尔当好作佛身。莫自轻脱。此僧闻已便起特重。傍视群僧犹如草芥。于大众前侧手指胸云。尔辈颇识真佛不。泥龛画像语不能出唇。智虑何如。尔见真佛不知礼敬。犹作本日欺我。悉堕阿鼻。又眼精己赤叫呼无常。合寺知是惊禅。及未发前舆诣丰所。径即谓曰。汝两月已来常见东山上现金像耶。答曰实见。又曰。汝闻枕间遣作佛耶。答曰实然。丰曰。此风动失心耳。若不早治或狂走难制。便以针针三处。因即不发。及丰临终谓弟子曰。吾在山久。令汝等有谷汲之劳。今去无以相遗。当留一泉与汝。既无陟降辛苦努力勤修道业。便指灶旁去一方石。遂有玄泉澄映。不盈不减。于今见存。
神僧传·卷第三
释道丰。未详氏族。世称得道之流。与弟子三人居相州鼓山中不求利养。世之术艺无所不解。齐高帝往来并邺常过问之。应对不思随事标举。帝曾命酒并蒸肫。敕置丰前令遣食之。丰略无辞让极意饱啖。帝大笑。亦不与言。驾去后谓弟子曰。除却床头物。及发撤床见向者蒸肫犹在。都不似啖嚼处。时石窟寺有一坐禅僧。每日至西。则东望山巅有丈八金像现。此僧私喜谓睹灵瑞。日日礼拜。如此可经两月。后在房卧。忽闻枕间有语。谓之曰。天下更何处有佛。汝今成道即是佛也。尔当好作佛身莫自轻脱。此僧闻已便起持重。傍视群僧犹如草芥。于大众前侧手指胸云。尔辇颇识真佛不。泥龛画像语不能出唇。知虑何如。你见真佛不知礼敬。犹作本目期我悉堕阿鼻。又眼精已赤叫呼无常。合寺知是惊禅。及未发前舁诣丰所。径问曰。汝两月已来常见东山上现金像耶。答曰。实见。又曰。汝闻枕间遣作佛耶。答曰。实然。丰曰。此风动失心耳。若不早治或狂走难制。便以针针三处。因即不发。及丰临终谓弟子曰。吾在山久。令汝等有谷汲之劳。今去无以相遗。当留一泉与汝。既无陟降辛苦。努力勤修道业。便于灶傍去一方石。遂有玄泉。澄映不盈不减。于今见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武强人,字珍之。高澄引为刑狱参军。累迁南清河太守。在郡六年,民吏肃然,奸盗止息。累迁三公郎中,多申雪冤狱,时人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后为大理卿。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隋文帝开皇初卒。
阳俊之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北平无终人。阳休之弟。行五。位通直常侍。尝为副使聘陈,归为尚书郎。高澄当国时,多作六言歌辞,名《阳五伴侣》,写而卖之,世俗流传。后待诏文林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1—568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封始兴王。文帝天嘉二年,除扬州刺史。聪明好学,工草隶,得王羲之法。迁东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废帝时,安成王陈顼专权,伯茂与刘师知等矫诏出陈顼(宣帝)。又与韩子高等谋反陈顼。刘师知等均被陈顼所杀。废帝光大二年,降爵为温麻侯,令出居别馆,于路为盗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宗室,字肃之。陈文帝子。文帝天嘉六年封晋安王,为吴郡太守。时年十余。能留心政事。历仕尚书左仆射、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陈亡,入长安。隋炀帝大业初为成州刺史,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