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江悦之(字 彦和 )
李洪之(名 文通 汲郡公 )
顾皓之(字 士明 )
何諲之
宋广之( 朱 字 处深 )
王圭之
王僩之
王虚之(字 文静 )
朱广之(字 处深 )
何佟之(字 士威 别称 醇儒 )
陆昕之(字 庆始 惠 )
王纶之(字 元章 )
沈升之
严植之(字 孝源 )
其它辞典(续上)
胡谐之( 简 )江悦之(字 彦和 )
李洪之(名 文通 汲郡公 )
顾皓之(字 士明 )
何諲之
宋广之( 朱 字 处深 )
王圭之
王僩之
王虚之(字 文静 )
朱广之(字 处深 )
何佟之(字 士威 别称 醇儒 )
陆昕之(字 庆始 惠 )
王纶之(字 元章 )
沈升之
严植之(字 孝源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3—493 【介绍】: 南朝齐豫章南昌人。初辟宋州从事主簿。宋末,萧赜(齐武帝)为江州刺史,以为别驾,委以事任。入齐,以旧恩见遇,累迁太子中庶子、度支尚书。齐武帝永明八年,奉命率禁兵讨巴东王萧子响于江陵,为子响所败,免官,寻复职。有识鉴,每朝廷官缺及应迁代,密量上所用人,皆如其言。全齐文·卷二十一
谐之,豫章南昌人。仕宋为州从事主簿,历临贺晋熙邵陵王议参军、武帝江州别驾、北中郎征虏司马、扶风太守,爵关内侯。齐受禅,为给事中、骁骑将军、本州中正,转黄门郎,领羽林监。武帝即位,转守卫尉,加给事中,迁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进左卫将军、都官尚书、太子中庶子,改卫尉,转度支尚书,卒。赠右将军、豫州刺史,谥曰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505 【介绍】: 北魏济阳考城人,字彦和。仕刘宋,历诸王参军。仕齐,位为后军将军。梁初,以讨刘季连反叛功,进号冠军将军。击破武兴氐。梁秦、梁二州刺史庄丘黑卒,遂与夏侯道迁谋,以梁州降魏。宣武帝正始中至洛阳,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恒农人,本名文通。少为沙门,后还俗。因与文成帝元皇后结为兄妹,遂号为献文帝亲舅。以外戚为河内太守。后为怀州刺史,封汲郡公。从献文帝镇压河西羌胡部落。后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所至严设科防,诛杀过甚,有酷害之声。孝文帝时,坐贪暴被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6—494 【介绍】: 南朝齐人,字士明。少孤,好学。举秀才。齐武帝永明末为太子中舍人,兼尚书左丞。后以病归家,拜中散大夫,卒年四十九。全齐文·卷二十四
皓之字士明,吴人,永明中为殿中郎,历安西咨议,兼著作,建武初以疾归。
人物简介
全齐文·卷二十四
諲之,永明中为太常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王逡之从弟。为长水校尉。从事史学,撰《齐职仪》五十卷。齐武帝永明中,其子启上其书,诏付秘阁。全齐文·卷八
圭之,逡之从弟。建元中为祠部郎中,累迁至长水校尉,有《齐职仪》五十卷。
人物简介
全齐文·卷二十五
僩之,永明中太常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庐江石阳人,字文静。性至孝,十三丧母,三十三丧父,二十五年盐醋不入口。齐武帝永明中,诏榜门,蠲其三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吴郡钱塘人,字处深。齐武帝永明中,为临川王萧映常侍。讲《老》、《庄》。善清言。时同郡顾欢著《三名论》。广之与之辩论,才理精诣。全宋文·卷五十七
广之字处深,吴郡钱塘人,为临川王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9—503 【介绍】: 南朝庐江灊人,字士威。精《三礼》。起家宋扬州从事。总明馆学士,迁尚书祠部郎。入齐,为国子助教,讲《丧服》,委曲诱诲,时称醇儒。齐明帝建武中为镇北记室参军,太子侍讲。决断国家吉凶礼则。历官国子博士、骁骑将军。入梁,为尚书左丞,参定朝议制度。有《礼义》。全梁文·卷四十九
佟之字士威,庐江灊人,晋豫州刺史恽六世孙,齐永明初为杨州从事,入为助教、总明馆学士,迁司徒车骑参军尚书祠部郎,建武中为镇北记室参军,领丹阳邑中正,历步兵校尉、国子博士,迁骠骑咨议参军,中兴初拜骁骑将军,梁受禅,为尚书左丞,天监四年卒,赠黄门侍郎,有《丧服经传义疏》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1 【介绍】: 北魏代人,字庆始。陆定国子。尚献文帝女常山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司徒司马,加辅国将军,出为兖州刺史。寻进安东将军,除青州刺史。有治绩,转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卒谥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章。王延之子。为安成王记室参军,以不掌文记为高。齐武帝永明中,位侍中,出为豫章太守,为政宽简。武帝幸琅邪城,纶之与全景文等二十一人坐不参承,为有司所奏免官。齐明帝建武中,官终都官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吴兴人。徐孝嗣故吏。郁林王隆昌末,尝说孝嗣无卷入皇室内部斗争,宜谢病辞归。孝嗣改容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