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37,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桑扈
水正
九扈
领使
主书
雷师
二伯
典掌
大魁
铨司
农官
冬卿
道会
司仓
司辰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动物名。雀形目鸣禽类。头黑色,嘴曲而厚,色黄,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实及谷类。也称为「桑雇」。
2.古代隐士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羸行。」
3.传说是少昊时的官名。为主管农事的九扈之一,掌理奖励百姓耕作养蚕之事。汉。蔡邑〈独断上〉:「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颂美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漢語大詞典》:桑户
(1).即 子桑户 。又名 子桑伯子 。 鲁 人。古代的隐士。庄子·大宗师:“ 子桑户 死,未葬。 孔子 闻之,使 子贡 往待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2).鸟名。即桑扈。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未济》:“桑户窃脂,啄粟不宜,乱政无常,使心孔明。”原注:“桑户,鸟名,窃脂即桑扈也。”参见“ 桑扈 ”。
(3).桑枝编成的门。参见“ 桑户棬枢 ”、“ 桑户蓬枢 ”。
《漢語大詞典》:水正
(1).古官名。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姓氏,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
(2).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务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冬官为水正。”
(3).五行学说谓水为主宰。《淮南子·天文训》:“故五月火正,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 高诱 注:“水正,水王也,故阴胜也。”
《漢語大詞典》:九扈
(1).相传为 少皞 时主管农事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 杜预 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按,尔雅·释鸟扈作“鳸”,说文引作“九雇”,本是农桑候鸟,借以作农事官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嘉田畯之匪懈,勤致賚于九扈。” 薛综 注:“九扈,农正,知田事;扈,正也。” 清 钱维城 《定远山行即事抒怀》诗:“安得九扈官农师,赤坟白壤泽毕陂。”
(2).鸟名。 唐 柳宗元 《春怀故园》诗:“九扈鸣已晚, 楚 乡农事春。”
《漢語大詞典》:领使(領使)
谓主管其事。新唐书·吕諲传:“帝復两京,詔尽繫羣臣之污贼者,以御史中丞 崔器 、宪部侍郎 韩择木 ,大理卿 严向 为三司使处其罪,又詔御史大夫 李峴 及 諲 领使。”新唐书·刘晏传:“ 常衮 执政,忌 晏 有公望,乃言 晏 旧德,当师长百僚,用为左僕射,实欲夺其权。帝以计务方治,詔以僕射领使如旧。”
分類:主管
《漢語大詞典》:主书(主書)
主管文书的官吏。吕氏春秋·乐成:“ 文侯 知之,命主书曰:‘羣臣宾客所献书者,操以进之。’”南史·荀万秋传:“ 万秋 孝武 初为 晋陵 太守,坐於郡立 华林阁 。置主衣、主书,下狱免。”通典·职官三:“ 晋 中书有主书之员,本用武官, 宋 改用文史。 齐 於中书置主书令史, 陈 置主书而去令史之名。 后魏 又为主书令史,置八人, 北齐 置主书十八人, 隋 復加令史, 大唐 又除之。”
《國語辭典》:雷师(雷師)  拼音:léi shī
神话传说中掌管打雷的神。《楚辞。屈原。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也称为「雷公」。
《國語辭典》:二伯  拼音:èr bà
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二位霸主。《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
《國語辭典》:二伯  拼音:èr bó
1.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大臣周公和召公。《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2.称谓。称父亲的第二个哥哥。
3.称谓。称丈夫的第二个哥哥。
《漢語大詞典》:典掌
主管,掌管。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为 吴 王,初置节度官,使典掌军粮,非 汉 制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故 江 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新唐书·韦述传:“ 述 典掌图书,餘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澹荣利,为人纯厚长者,当世宗之。”
分類:主管掌管
《國語辭典》:大魁  拼音:dà kuí
指科举时代的状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四方举人集京师,当入见,而宋公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
《漢語大詞典》:铨司(銓司)
主管选授官职的官署。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左右於銓司访之,云有 广德县 令请换 罗江 宰矣。”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天上銓司,人间冢宰,一般握鑑司衡。” 黄人 《〈清文汇〉序》:“操选政者,大都辨宗派之真贋,覈声情之高下,而録弃之,与枢府銓司以门伐资格黜涉百尔者等。”
《國語辭典》:农官(農官)  拼音:nóng guān
职官名。专司指导、管理和奖励农事的官吏。《史记。卷三○。平准书》:「乃分缗钱诸官,而水衡、少府、大农、太仆各置农官。」
《漢語大詞典》:冬卿
(1). 周 代冬官为六卿之一,主管百工事务,后代因称工部为冬卿。《旧唐书·郑朗传》:“政溢闻听,念兹徵还,位冠冬卿,职重邦计。”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伊昔 玄宗 朝,冬卿冠鸳鸞。”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天许会逢,上命亲近,从冬卿而陪献纳,考地贡而修虞衡。”
(2). 南朝 梁 对光禄勋、大鸿胪和都水使者的通称。隋书·百官志上:“诸卿, 梁 初犹依 宋 齐 ,皆无卿名。 天监 七年……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臚为鸿臚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冬卿。”
《漢語大詞典》:道会(道會)
(1).信道教者的集会。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道人留笠》:“ 永康 青城山 ,每岁二月十五日为道会,四远毕至。巨室 张氏 、 唐氏 轮主之,会者既集,则闭观门,须斋罢乃启。”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饼店道人》:“ 青城 道会时,会者万计。县民往往旋结屋山下,以鬻茶果。”
(2). 清 代县级道教机关的主管官吏。清史稿·职官志三:“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司道会,各一人。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
《國語辭典》:司仓(司倉)  拼音:sī cāng
职官名。主管仓库。唐制,在府称仓曹参军,在州称司仓参军,在县称司仓。
《漢語大詞典》:司辰
(1).主管时令。 汉 祢衡 《鹦鹉赋》:“若迺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唐 陈子昂 《饯陈少府从军序》:“尔其苍龙解角,朱鸟司辰,溽景薰天,炎光析地。”
(2).官名。 唐 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