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匹夫不可夺志(匹夫不可奪志)
谓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后汉书·李陈庞等传论:“ 任棠 、 姜岐 ,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 汉阳 之幽人乎……语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國語辭典》:拾人涕唾  拼音:shí rén tì tuò
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论或主张。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也作「拾唾」、「拾人唾涕」、「拾人唾馀」。
《国语辞典》:深入人心  拼音:shēn rù rén xīn
某种思想理论或学术主张能感动人心,并被理解接受。如:「时势所趋,民主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漢語大詞典》:神秘主义
(1).宗教唯心主义的一种世界观。主张人和神或超自然界直接交往,并从这种交往关系中去领悟宇宙的秘密。
(2).指文学艺术上的神秘主义,即强调表现个人难以捉摸的感受、幻象等。
(3).指办事神秘化。 毛泽东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各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坚决地反对草率从事的偏向。”
《國語辭典》:身轻言微(身輕言微)  拼音:shēn qīng yán wéi
职位低微,言论主张不受重视。《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也作「人微言轻」。
《漢語大詞典》:神韵说(神韻説)
清 王士禛 的论诗主张。 明 代前后七子于诗,言必称 汉 、 魏 、盛 唐 ,其弊流于肤廓;公安派以 宋 人矫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 士禛 为了纠正两派的偏差,吸取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的理论,创为神韵说。强调“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主张以清淡闲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境界。
分類:主张前后
《國語辭典》:软面筋(軟面筋)  拼音:ruǎn miàn jīn
比喻性格软弱无主见,易受人左右的人。如:「我就怕你是个软面筋,无法坚持己见。」
《漢語大詞典》:人自为政(人自爲政)
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传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听人自为政者。”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现在 京 沪 木刻运动,仍然销沉,而且颇散漫,几有人自为政之概。”
《國語辭典》:人微言轻(人微言輕)  拼音:rén wéi yán qīng
因为地位低微,言论主张不受重视。多用于自谦之词。元。无名氏《諕范叔》第三折:「这个当得,但恐人微言轻,不足为重。」《文明小史》第三回:「况且卑职人微言轻,把嘴说乾了他们也没有听见。」也作「身轻言微」。
《漢語大詞典》:三不足畏
宋 王安石 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足畏”。见宋史·王安石传。 清 钱谦益 《〈春秋匡解〉序》:“自 王氏 之新学与新法并行,首絀春秋,以伸其三不足畏之説。”参见“ 三畏 ”。
《漢語大詞典》:三畏
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漢語大詞典》:色仁行违(色仁行違)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语本《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序:“余读汉书列传……见色仁行违,先德后贼,如 王莽 辈者。”
《國語辭典》:旧调重弹(舊調重彈)  拼音:jiù diào chóng tán
再一次弹奏老的曲调。比喻重新提出旧的主张、理论。如:「这次的企划案,只是旧调重弹,毫无新意。」也作「老调重弹」。
《國語辭典》:老调重弹(老調重彈)  拼音:lǎo diào chóng tán
再一次弹奏老曲调。比喻重新提出旧的主张、理论。如:「这个提案只是老调重弹,并无新意。」也作「旧调重弹」。
《國語辭典》:孔孟之道  拼音:kǒng mèng zhī dào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为中国思想主流。《三国演义》第六○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清。朱彝尊〈邹县重修亚圣孟子庙碑〉:「谕赵晋曰:『孔孟之道,卿幼学壮履。』」
《漢語大詞典》:客观唯心主义(客觀唯心主義)
唯心主义的一个派别,主张有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精神”或“理”,认为物质世界是这种“精神”或“理”的体现或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