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5
词典
3
分类词汇
22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常备军
八路军
避实击虚
打掩护
第四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
陕甘宁边区
《國語辭典》:
常备军(常備軍)
拼音:
cháng bèi jūn
国家常备的正规部队。《清史稿。卷一三二。兵志三》:「曹鸿勋以贵州各军于光绪二十六年改编为常备军、续备军,共二十四营。」
分類:
国家
随时
平时
投入
保留
战斗
正规军
主力
部队
《漢語大詞典》:
八路军(八路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等三个师。 朱德 为总司令, 彭德怀 为副总司令, 叶剑英 为参谋长。成为 华北 抗日的主力。至抗战胜利时,发展到九十馀万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新四军等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分類:
八路军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革命
武装
国工
工农红军
主力
部队
《國語辭典》:
避实击虚(避實擊虛)
拼音:
bì shí jí xū
避开坚强的而攻击虚弱的。语本《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比喻攻敌须乘虚而入。明。刘基〈赠交棋相子先序〉:「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也作「避实就虚」、「就虚避实」。
分類:
避开
敌人
主力
所在
攻击
防御
薄弱
《國語辭典》:
打掩护(打掩護)
拼音:
dǎ yǎn hù
军事上指为掩护主力部队完成任务,而从旁侧或正面攻打敌军。比喻遮掩、掩饰。
分類:
主力
掩饰
部队
遮盖
侧面
包庇
后面
敌人
作战
《漢語大詞典》:
第四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发展而成。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1949年3月改为第四野战军。曾举行辽沈战役,参与发动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和华北、中南、华南广大地区。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被撤销,并入中南军区。
分類:
解放战争
中国人
解放军
主力
《漢語大詞典》:
第三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
分類:
解放战争
中国人
解放军
主力
《漢語大詞典》:
陕甘宁边区
原为陕甘苏区。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协议,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边区政府,首府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总后方、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和全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政治指导中心。1946年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等率党中央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的重点进攻,推动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分類:
主力
到达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