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邺人,字为善。杜正玄弟。好学善文。弱冠举秀才,授纯州行参军,历下邑正。尝著碑诔铭颂诗赋百余篇,又撰《文章体式》,为后进者奉为楷模,号为文轨。乃至海外亦共传习之,称《杜家新书》。
《國語辭典》:福善祸淫(福善禍淫)  拼音:fú shàn huò yín
天道劝善惩恶,凡人为善得福,为恶则得祸。《书经。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梁书。卷五○。文学传下。刘峻传》:「呜呼!福善祸淫,徒虚言耳。」
《國語辭典》:化鸱为凤(化鴟為鳳)  拼音:huà chī wéi fèng
鸱,鹞鹰,比喻威猛的官吏。凤,有德的瑞鸟。汉时,仇览为蒲亭长,陈元母前往拜见,并告陈元不孝,仇览乃亲至陈元家,以德惠感化陈元终成孝子的故事。典出《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仇览传》。后以化鸱为凤指官吏以仁德教化人民,而不滥用刑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
《漢語大詞典》:吉乌(吉烏)
乌鸦。以乌鸦为善禽祥鸟,故称。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成公绥 《〈乌赋〉序》:“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乌。”
分類:乌鸦为善
《國語辭典》:急来抱佛脚(急來抱佛腳)  拼音: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谚语)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匆忙应付。《水浒传》第一七回:「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我却要你银子时,便是兄弟勒掯你。」《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急来抱佛脚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也作「急时抱佛脚」、「急则抱佛脚」。
《漢語大詞典》:唱萨(唱薩)
佛教语。萨,娑度之讹,意为善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道慧:“每夕讽咏,輙闻闇中有弹指唱萨之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國語辭典》:成人之美  拼音:chéng rén zhī měi
成全别人的好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妹夫见他有志向上,而且人情是势利的,见他如此,也就乐得成人之美。」
《漢語大詞典》:成人之善
成全别人为善。《魏书·礼志四》:“况乃官歷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分類:成全为善
《漢語大詞典》:从善如登(從善如登)
谓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韦昭 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漢語大詞典》:启手启足
语本论语·泰伯:“ 曾子 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为身体受於父母,不敢毁伤,故於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后因以“启手启足”为善终的代称。《晋书·陶侃传》:“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啟足,当復何恨!”《周书·明帝纪》:“朕得启手启足,从先帝於地下,实无恨於心矣。”北史·薛濬传:“既而创鉅衅深,不胜荼毒,启手启足,幸及全归。”亦省作“ 启手足 ”。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逮启手足,卒如其志。”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藏之家笥,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若幸启手足,必当襚我以道服,瘞我于支提。”
分類:为善善终
《國語辭典》:胜残去杀(勝殘去殺)  拼音:shèng cán qù shā
残,暴戾凶恶的人。杀,代指死刑。胜残去杀语出《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指感化凶残的人,使其去恶从善,则可以废除死刑。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也作「捐残去杀」、「去杀胜残」。
《漢語大詞典》:君卿唇舌(君卿脣舌)
亦作“ 君卿唇舌 ”。亦作“ 君卿喉舌 ”。亦作“ 君卿舌 ”。 汉书·游侠传·楼护:“ 楼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 长安 号曰:‘ 谷子云 笔札, 楼君卿 脣舌。’”后因用为善于辞令之典。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范元实 ﹞尝有诗云:‘ 夷甫 雌黄须倚阁, 君卿 唇舌要施行。’”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草屈 子云 《玄》,谈卷 君卿 舌。”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一生拄颊高谈妙, 君卿 唇舌 淳于 笑。”唇,一本作“ 喉 ”。
分類:为善辞令
《漢語大詞典》:末尼教
摩尼教。 波斯 人 摩尼 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传光明与黑暗的互相对立为善恶的本原。约在6-7世纪从陆路传入 新疆 。后由 新疆 传入漠北的 回纥 。 武则天 延载 元年(公元694年), 波斯 摩尼教侍法者 密乌拂多诞 持《二宗经》至 长安 。
《國語辭典》:立地成佛  拼音:lì dì chéng fó
佛教禅宗指人皆有佛性,积恶之人,转念为善,即可成佛。后指人若能改过迁善,就能让生命获得新意义。《五灯会元。卷一九。东山觉禅师》:「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飏下屠刀,立地成佛。」《聊斋志异。卷七。罗祖》:「今世诸檀越,不求为圣贤,欲望成佛祖。请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须放下刀子去。』」
四种法为善友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求菩提者〕,谓诸众生,若有发心乐求菩提之道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
〔二、作大法师〕,谓人深达妙义,作大法师,为众演说;以其正行,令彼进修,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三、闻思修慧〕,谓人以闻思修之三慧,倍策精进,出生一切善根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四、求佛法者〕,谓人修习梵行,志求佛法,则能离诸烦恼,超出世间,是为菩萨之善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