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当事(當事)  拼音:dāng shì
临事。《国语。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
《漢語大詞典》:勇于(勇於)
亦作“ 勇於 ”。 谓临事不退缩,不推委。孔丛子·诘墨:“且 子路 为人勇于见义,纵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这位先生可谓勇於为善的了。” 柯岩 《特邀代表》:“埋头实践,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漢語大詞典》:抚事(撫事)
(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漢語大詞典》:朽索
朽腐的绳索。《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因以为典,比喻临事虑危,时存戒惧。 唐 元稹 《乐为御赋》:“听析招之什冀絶跡於覆车,赋盘游之词俾虑危於朽索。”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画马》诗之一:“非缘爱物图神骏,要识兢兢朽索心。”
《國語辭典》:魄力  拼音:pò lì
处理事务时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力。如:「他办事很有魄力。」
《國語辭典》:抱佛脚(抱佛腳)  拼音:bào fó jiǎo
信仰佛教,钻研佛理。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后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仓皇应付。《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自从倪太守亡后,从不曾见善继一盘一盒,岁时也不曾酒杯相及。今日大块银子送来,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漢語大詞典》:优游不断(優游不斷)
临事犹豫,不能决断。《汉书·元帝纪赞》:“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 孝宣 之业衰焉。”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 酺 怒,廷叱之。 称 乃奏 酺 以为怨望。上以 酺 先帝师,优游不断,詔公卿廷议之。”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 孝元 固已自知之,卒以优游不断,堕 宣帝 之业,可为来世之永鑑。”
《漢語大詞典》:置棋不定
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比喻临事犹豫不决。 宋 李纲 《议责成》:“譬犹弈者,置棋不定,不足以胜敌。”参见“ 举棋不定 ”。
《國語辭典》:举棋不定(舉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后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二。酷忍》:「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國語辭典》:泰然自若  拼音:tài rán zì ruò
形容遇到紧急或危难的情况时,仍能沉著镇定而不惊惶失措。《金史。卷八二。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乃号令士卒如平时,由是人益安附,而功易成焉。」
《国语辞典》:随机而变(随机而变)  拼音:suí jī ér biàn
临事能妥善应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韩擒虎话本》:「大凡男子,随机而变,不如降他。」也作「随机应变」。
《國語辭典》:当断不断(當斷不斷)  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
遇事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九出:「臣谨奏:『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驸马事已至此,千岁作何处分?』」
《國語辭典》:打头阵(打頭陣)  拼音:dǎ tóu zhèn
喻处事积极,在前面带头做。如:「让那些人先去打头阵,我们再跟著加入。」
《國語辭典》:举棋不定(舉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后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二。酷忍》:「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