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六),调秀州士曹参军,召为太学录。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校书郎(《南宋馆阁录》卷八)。四年,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四)。起知道州。二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四)。事见《相浙名贤录》卷二二。
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一说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政和八年进士。建炎初为秀州士曹参军、太学录。绍兴间,又以礼部员外郎兼秘书省著作佐郎,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进直龙图阁,知道州,二十三年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七四,《两浙名贤录》卷二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6—1252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德源,号安晚。初名燮,字文叔。郑若冲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少曾从楼昉学,以能文极为楼钥称赏。历官国子学录、太学博士。与史弥远同策立理宗。累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绍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初,召还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时号“小元祐”。次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逾年疏请去职。淳祐九年累复左相。十一年致仕。卒谥忠定。有《安晚集》。
全宋诗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为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为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九卷。
全宋文·卷七○三六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少从楼昉学,能文,登嘉定十年进士,调峡州教授。理宗即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正寺丞。宝庆元年,迁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中,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中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历封申国、卫国、越国、齐国公。淳祐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追封魏郡王,谥忠定。著有《安晚堂诗集》六十卷(今残存七卷)。见刘克庄《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府浦城人,字直翁,号德壹。徐应龙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奏疏欲裁抑史弥远恤典,召用真德秀、魏了翁。复历权兵部尚书兼侍读等职。理宗淳祐九年,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礼部尚书。拜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十二年进参知政事。后被劾提举宫观。景定三年致仕。卒谥忠简。
全宋诗
徐清叟,字真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本传作直翁),浦城(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累官工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历知泉州、静江、广州。淳祐九年(一二四九)擢签书枢密院事。十二年,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言者论罢。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知泉州。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致仕。有《四朝国史志传》四十卷(清光绪《浦城县志》卷三二),已佚。《宋史》卷四二○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七四七六
徐清叟(?——一二六三),字直翁,号德壹,建宁府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应龙子。嘉定七年进士,历籍田令,累迁太常博士,拜殿中侍御史,迁太常少卿,权工部侍郎。出知泉州、静江府,召为户部侍郎。出知温、福、婺、袁、绍兴、潭、广等州府,召权兵部尚书。淳祐中迁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十二年拜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奉祠。起知泉州。景定三年致仕。次年卒,谥忠简。见《宋史》卷四二○本传、卷四五《理宗纪》五。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安东人。字而和。号苟全、晚退、草庐、槃泉。
《漢語大詞典》:中清
谓符合洁身之道。论语·微子:“谓 虞仲 夷逸 ,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召碑》:“闻 少连 之风而悦之,庶乎身中权,行中清。”
《分类字锦》:空中清响(空中清响)
顾况 咏歌诗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
分类:
《國語辭典》:新句  拼音:xīn jù
优美而不落俗套的语句。唐。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回首吟新句,霜云满楚城。」
《國語辭典》:清气(清氣)  拼音:qīng qì
1.清明之气。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历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秀气。《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酒保说:『这是一秤金家丫头翠香翠红。』三官道:『生得清气。』」
3.閒气。《西游记》第十八回:「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著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國語辭典》:清禁  拼音:qīng jìn
1.皇宫。晋。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宋。苏轼永遇乐。长忆别时〉词:「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2.清除道路,禁止閒杂人物出入。《宋书。卷十六。礼志三》:「阳路整卫,正途清禁。」
《國語辭典》:醒悟  拼音:xǐng wù
觉醒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红楼梦》第一六回:「彼时赵嬷嬷已听呆了话,平儿忙笑推他,他才醒悟过来。」
《漢語大詞典》:反霸
(1).指反对霸权主义。《世界知识》1982年第1期:“从世界全局来看,联合反霸是大势所趋。”
(2).指土改运动中清算恶霸地主的罪行。
《国语辞典》:心里有数(心里有数)  拼音:xīn li yǒu shù
心中清楚明白。如:「到底花了多少钱,你应该心里有数,怎么会交代不清呢?」
《国语辞典》:肚里明白(肚里明白)  拼音:dù lǐ míng bai
心中清楚、知道。如:「他看似不闻不问,其实肚里明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