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选政(選政)
(1).指铨选职官、提拔人才之事。《宋书·谢庄传》:“伏惟陛下膺庆集图,缔宇开县,夕爽选政,昃旦调风,采言厮舆,观謡仄远,斯实辰阶告平,颂声方製。”
(2).指编选乡试、会试中式试卷之事。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先生来操选政,乃文章山斗。”
(3).指编选文章的工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至使后人陋《花间》《草堂》之恶习,而并忘缘情託兴之旨归,岂非操选政者加之厉乎?”
《漢語大詞典》:乡版(鄉版)
指乡试中式的名单。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屡尘乡版之书,不预贤能之选。”参见“ 乡书 ”。
《國語辭典》:乡书(鄉書)  拼音:xiāng shū
家书。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韦庄 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也作「乡信」。
《國語辭典》:朱卷(硃卷)  拼音:zhū juàn
明、清乡会考试,考生用墨笔书写的试卷,称为「墨卷」。为使阅卷官不能辨识笔迹,另由专人用朱笔誊录的试卷,称为「朱卷」。《明史。卷七○。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者用朱,谓之朱卷。」《续孽海花》第四六回:「考官及监试等,列坐堂上从第六名起,查看朱卷上号数,提出墨卷来查对。」
《國語辭典》:科分  拼音:kē fèn
1.科举中试的年分。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三。礼部。贡举》:「所挑近省举人科分,有远至三十五六年者;而远省科分,最久总不过二十馀年。」
2.手段、花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鸨儿又有做生日、打差买物事、替还债,许多科分出来。」
《漢語大詞典》:乡进士(鄉進士)
指乡试中式的人。 明 清 称举人。 清 侯方域 《吴伯裔伯胤传》:“ 胤 早举明经,为乡进士。”
《漢語大詞典》:玉蟾宫
本指月宫。后称科考中式为入玉蟾宫。 唐 李咸用 《春风》诗:“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按, 唐 制,每年取进士三十人。
《漢語大詞典》:高录
指科举中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黄平之 、 乐尔嘉 、 方昌 ,多已高録,俱各欢喜。”
分類:科举中式
《國語辭典》:发甲(發甲)  拼音:fā jiǎ
科举考试,考中甲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
《漢語大詞典》:短褂
一种中式短上衣。
《漢語大詞典》:省解
谓省试中式。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若向以鄙夫患得失,文叨省解,名天下,今乃若自道,又欲污我。”参见“ 省试 ”。
《漢語大詞典》:省试(省試)
(1). 唐 宋 时由尚书省礼部主持举行的考试。又称礼部试,后称会试。 唐 姚合 《寄杨茂卿校书》诗:“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 宋 赵升 朝野类要·举业:“除 四川 外,诸州及漕司解士,就礼部贡院锁试,名曰省试。”宋史·选举志二:“﹝ 绍兴 七年﹞时闻 徽宗 崩,未及大祥,礼部言:故事,因谅闇罢殿试,则省试第一人为榜首,补两使职官。”
(2). 元 代以后分省举行的考试。又称乡试。儒林外史第七回:“果然英雄出於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 郑振铎 《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 曾国藩 ﹞接连的,中省试,中会试,点了翰林,不多几年,便俨然的挤入了缙绅大夫之林。”
《漢語大詞典》:同出身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 宋 代为第四、五等。 明 清 时为第三等。宋史·选举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参见“ 同进士出身 ”。
《漢語大詞典》:中榜
参加科举考试中式。二刻拍案惊奇卷八:“相士一见大惊道:‘先辈为何气色大变?连中榜多不能了,何况魁选!’”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开了箱子,取出一个白玉蟾蜍镇纸来,乃是他中榜之时,母舅 金三员外 与他作贺的。”
《漢語大詞典》:秋捷
秋试中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生得意自詡,告以秋捷,意主必喜。” 清 张声玠 《四十自序》:“壻未两月,復从 建阳 赴京师,秋捷,两罢礼部试。”
《漢語大詞典》:白凉衫(白涼衫)
宋 代一般未中式的士人的便服。朱子语类卷九一:“ 宣和 末,京师士人行道间犹著衫帽,至渡 江 戎马中乃变为白凉衫。 绍兴 二十年间士人犹是白凉衫,至后来军兴又变为紫衫,皆戎服也。”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且休夸 潘安 貌欠十分, 子建 才非八斗,单只是白凉衫稳缀着鸳鸯扣,上下无半点儿不风流。”
《國語辭典》:棉袍  拼音:mián páo
中间缝裹棉絮胎的长袍,冬天穿用,可以禦寒及保暖。也称为「棉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