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乡耆(鄉耆)
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家产》:“父母亡故,兄弟未经分析者,无论妾婢所生,俱得均分;宜命党族、尊长、乡耆、里老等将所遗产业,备造一册,呈官照分均派。”
《漢語大詞典》:潘郎鬓(潘郎鬢)
谓中年鬓发初白。 宋 史达祖 《齐天乐·白发》词:“秋风早入 潘郎 鬢,斑斑遽惊如许。”
分類:中年鬓发
《國語辭典》:族叔  拼音:zú shú
年纪小于父亲的从堂叔伯父。亦泛指同宗族中和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人。《晋书。卷八三。顾和传》:「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
《國語辭典》:世叔  拼音:shì shú
称谓:(1)称父亲的朋友而年龄比父亲小者。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纲六纪》:「父之昆弟不俱,谓之世叔。」《儒林外史》第四回:「弟意也要去候敝世叔,何不相约同行?」(2)称太老师的儿子。
《漢語大詞典》:潘岳鬓
谓中年头发初白。《觚賸续编·樾泉近体》引 清 何巩道 诗:“渐老忽惊 潘岳 髩,多愁空抱 马卿 琴。”参见“ 潘鬢 ”。
《國語辭典》:潘鬓(潘鬢)  拼音:pān bìn
比喻鬓发斑白,年华老去。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𡩋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分類:中年鬓发
《漢語大詞典》:中捐
谓中年去世。 明 李东阳 《董封君孺人哀辞》:“君中捐兮百忧集。”
分類:中年去世
《漢語大詞典》:陶长(陶長)
陶工中年长而经验丰富者。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凡观火候从窰门透视内壁,土受火精,形神摇荡,若金银溶化之极然。陶长辨之。”
《国语辞典》:堂妹  拼音:táng mèi
称谓。用以称伯叔的女儿中年岁比自己小者。如:「每逢暑假,叔叔都会送堂妹去参加夏令营,以培养她独立自主的能力。」
《國語辭典》:小兄弟  拼音:xiǎo xiōng dì
对年轻男孩子的称呼。如:「位小兄弟,车站要往那儿走?」
《國語辭典》:世伯  拼音:shì bó
称谓。称与父亲有交谊且年龄比父亲大的长辈。
《国语辞典》:堂姊  拼音:táng zǐ
称谓。用以称伯叔的女儿中年岁比自己大者。如:「堂姊的婚礼邀请了我们姊妹俩去当伴娘。」
《漢語大詞典》:叔待
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待”是语助词。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正末云:‘叔待,你为什么打我?’牢子笑科云:‘原来是个庄家呆厮。’”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叔待,还我草钱来。”
《国语辞典》:青衫子  拼音:qīng shān zi
国剧中年轻的女性角色。《负曝闲谈》第二十九回:「先生在门外拉动胡琴,顺林唱了一折桑园会的青衫子。」
《漢語大詞典》:盟兄
指结拜弟兄中年长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赵啸存 ﹞席中与 伯芬 十分投契,便商量要换帖…… 啸存 年长,做了盟兄, 伯芬 年少,做了盟弟。” 徐铸成 《杜月笙正传》十一:“每次到 上海 , 戴 必和这位盟兄亲密聚首。”
《國語辭典》:师妹(師妹)  拼音:shī mèi
1.老师的女儿,若年纪比自己小,称为「师妹」。
2.同一师门比自己年龄小或受业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