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强干
池心
中色
六尚
内向
中河
中京
外重
中直
左省
中尊
院吏
水母
入閤
掾史
《國語辭典》:强干(強幹)  拼音:qiáng gàn
1.主干强壮。比喻事物的根本坚强稳固。《文选。班固。西都赋》:「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2.强壮能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
《國語辭典》:强干(強幹)  拼音:qiǎng gàn
不计成败、不怕艰难地硬做。如:「作生意,有时候即使亏本,也要强干下去。」
《國語辭典》:强干弱枝(強幹弱枝)  拼音:qiáng gàn ruò zhī
比喻强化根本主权力量,削弱分歧的势力。参见「彊干弱枝」条。《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漢語大詞典》:池心
池水的中央。 唐 皎然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诗:“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前蜀 李珣 《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嬋娟,皎洁碧纱窗外,照花穿竹冷沉沉,印池心。”
《漢語大詞典》:中色
中央之色,即黄色。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晋书·乐志上:“黄者,阴阳之中色者。”宋史·隐逸传下·郭雍:“黄,中色也,色之至美也。”
分類:中央黄色
《漢語大詞典》:六尚
(1).掌宫廷供奉之官的总称。 秦 始置六尚,曰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掌诸供奉。 隋 之六尚属殿内省,曰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 唐 改殿内省为殿中省,所属六尚与 隋 同。 宋 殿中省无尚乘,另设尚醖,亦为六尚。 唐 陈子昂 《为武奉御谢官表》:“伏奉某月日詔书,以臣为尚食奉御,肃恭休命,祗拜宠章……臣闻瑶庭任切,攸称六尚之荣;玉食礼尊,实总八珍之贵。” 唐 白居易 《韩萇授尚辇奉御制》:“局分六尚,职奉七輦;兹惟优秩,列在通班。”参阅通典·殿中监注引《汉仪注》宋书·百官志上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四
(2). 隋 唐 始于宫中设女官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以掌宫掖之政。 宋 苏轼 《故尚宫赵氏可特赠郡君制》:“先朝差择女士,以辅阴教,侍御左右,罔匪淑人。矧兹六尚之选,必备四教之法,奄焉沦丧,宜极哀荣。”参阅隋书·后妃传序新唐书·百官志二
(3). 隋 以后中央机构设六部尚书,总称六尚。 隋 江总 《让吏部尚书表》:“窃以 汉 置五曹,方今六尚; 魏 隆八凯,拟古六卿。”参见“ 六部 ”。
《國語辭典》:六部  拼音:liù bù
古代官制吏、户、礼、兵、刑、工部的总称。《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车马喧阗,尽六部九卿之辈。」
《國語辭典》:内向(內向)  拼音:nèi xiàng
1.向内地逼近,多指向国内逼迫。《晋书。卷六。明帝纪》:「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
2.归附朝廷。《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羌戎东驰,回首内向。」
3.人格特质的一种分类。系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 G.)以人类心理的特徵为基础,所提出的人格类型理论。特徵是缺乏与人接触交往的兴趣,对外物的感受较少显露出来。性格上则是偏爱沉静,容易羞怯。
《漢語大詞典》:中河
(1).河的中央;河中。《诗·鄘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毛 传:“中河,河中。”吕氏春秋·必己:“中河, 孟賁 瞋目而视船人,髮植、目裂、鬢指,舟中之人尽扬播入於河。” 晋 张协 《洛禊赋》:“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於中河。” 宋 沈遘 《新陕西都运谏议》:“承詔之藩,引舟在道,方卜中河之遇,亟烦一介之书。”
(2).指 黄河 中游。 清 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 豫州 。按《禹贡》为 荆 河 之地。周礼: 河南 曰 豫州 。豫者,舒也。言禀中 河 之气,性理安舒也。”
《國語辭典》:中京  拼音:zhōng jīng
城市名:(1)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为今河南省洛阳县。(2)唐肃宗至德二年(西元757)改称长安为「中京」。(3)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西元1007)以大定府为「中京」。(4)金宣宗兴定元年(西元1217)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建号「中京」。为今河南省洛阳县。(5)元代耶律留哥尽有辽东三十郡,遂都咸平,号称为「中京」,为今辽宁省开原县地。
《漢語大詞典》:外重
谓中央政权以外的地方藩镇势重。新唐书·陆贽传:“方世承平久,武备微,故 禄山 乘外重之势,一举而覆两京。”元史·百官志七:“ 中统 、 至元 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繫衔。其后嫌於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漢語大詞典》:中直
(1).正直。易·同人:“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孔颖达 疏:“以其用中正刚直之道。”
(2).中央直属机关的省称。《中国青年报》1983.10.18:“中直团委召开座谈会。”
《漢語大詞典》:左省
(1). 唐 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门下省在殿庑之左,故称。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诗。 唐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诗:“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2).礼部。 宋 范祖禹 《谢礼部侍郎表》:“备员左省,久尘夕拜之詔。”
《漢語大詞典》:中尊
亦作“ 中樽 ”。亦作“ 中罇 ”。
(1).古代中等容量的酒器。周礼·春官·鬯人“庙用脩” 汉 郑玄 注:“脩读曰卣。卣,中尊,谓献象之属。”
(2).中等的酒。详“ 上尊 ”。
(3).泛指酒。 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惠酒》:“始闻传上命,定是赐中罇。”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 原子思 之厚秩徧给乡人, 孔文举 之中樽延留坐客。”
(4).位于中央的佛象。 宋 苏轼 《观音赞》:“ 軾 亦家藏 度州 小孟 画 观世音 ,捨为中尊。”
《國語辭典》:上尊  拼音:shàng zūn
1.祭祀时陈列在最前的酒杯。《礼记。郊特牲》:「黄目,郁气之上尊也。」唐。孔颖达。正义:「祭祀时列之最在诸尊之上,故云上也。」
2.尊奉、尊崇。《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之,景公让不敢。」
《漢語大詞典》:院吏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新唐书·令狐綯传:“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此指翰林院属官。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皇祐 二年七月, 李侍中 用和 卒,詔輟视朝。下礼院乃检会 李继隆 例,院吏用印纸申请,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輟朝。”此指礼院属官。
《國語辭典》:水母  拼音:shuǐ mǔ
1.动物名。腔肠动物。体呈胶质透明状,形如伞盖,口在伞盖下面中央。夏日多数群集,浮游海上,夜间能放出燐光。也称为「海蜇」。
2.水神。《楚辞。王褒。九怀。思忠》:「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漢語大詞典》:入閤
1.进入房室。閤,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后汉书·党锢传·巴肃:“县令见 肃 ,入閤解印授与俱去。”新唐书·裴寂传:“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閤则延卧内。”
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3. 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见羣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日御 宣政 ,设殿中细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赐食。自 开元 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 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 ,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时,殊不为盛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 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漢語大詞典》:掾史
官名。 汉 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多由长官自行辟举。 唐 宋 以后,掾史之名渐移于胥吏。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掾史属二十四人。”西京杂记卷二:“ 买臣 至郡,引﹝ 钱勃 ﹞为上客,寻迁为掾史。”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应元 ( 阎应元 )起掾史,官京仓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