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朱鸟(朱鳥) 拼音:zhū niǎo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因朱乃赤色,象火,而南方属火,七宿相联起来像鸟形。故称为「朱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也称为「朱雀」。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國語辭典》:朱雀 拼音:zhū què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也称为「朱鸟」。《书经。尧典》:「日中星鸟。」清。孙星衍。疏:「经言星鸟者,鸟谓朱雀,南方之宿……如郑康成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國語辭典》:朱鸟(朱鳥) 拼音:zhū niǎo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因朱乃赤色,象火,而南方属火,七宿相联起来像鸟形。故称为「朱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也称为「朱雀」。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漢語大詞典》:林邑
南海 古国名。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建国。 中国 史籍初称之为 林邑 , 唐 至德 以后改称 环王 。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 占城 。自 五代 以后, 中国 正史和《诸蕃志》、《岛夷志略》、《瀛涯胜览》等书均有记述。十七世纪末亡于 广南 阮氏 。《晋书·四夷传·林邑国》:“ 林邑国 本 汉 时 象林县 ,则 马援 铸柱之处也,去 南海 三千里。”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其海外杂国,若 躭浮罗 、 流求 、 毛人 、 夷亶 之州, 林邑 、 扶南 、 真腊 、 于陀利 之属,东南际天地以万数。” 朱熹 注:“ 林邑 ,一曰 环王 ,在 交州 南,海行三千里。” 清 赵翼 《铜鼓歌》:“ 南海 庙曾见铜鼓,献自 林邑 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