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8,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连南夫(字 鹏举 )
任申先(字 世初 )
胡松年(字 茂老 )
王居正(字 刚中 世称 竹西先生 号 竹西 )
贾安宅(字 居仁 )
程克俊(字 元吁 章靖 )
李弥逊(字 似之 号 筠溪、筠溪居士、普现居士 )
刘大中(字 立道 忠肃 )
罗汝楫(字 彦济 )
陈与义(字 去非 号 简斋、无住道人 )
李正民(字 方叔 )
康执权(字 平仲 )
林待聘(字 少伊、绍伊 )
勾龙如渊(别称 句龙如渊 字 行父 )
其它辞典(续上)
胡世将(字 承公 忠献、忠烈 )连南夫(字 鹏举 )
任申先(字 世初 )
胡松年(字 茂老 )
王居正(字 刚中 世称 竹西先生 号 竹西 )
贾安宅(字 居仁 )
程克俊(字 元吁 章靖 )
李弥逊(字 似之 号 筠溪、筠溪居士、普现居士 )
刘大中(字 立道 忠肃 )
罗汝楫(字 彦济 )
陈与义(字 去非 号 简斋、无住道人 )
李正民(字 方叔 )
康执权(字 平仲 )
林待聘(字 少伊、绍伊 )
勾龙如渊(别称 句龙如渊 字 行父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42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承公。胡唐老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兵部侍郎。高宗绍兴八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创转般折运法,军储稍充。十一年,对金用兵,世将复陇州,破岐下诸屯,又取华、虢,兵威稍振。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献,改谥忠烈。全宋诗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范汝为起事,为福建路抚谕使。迁中书舍人,以事出知镇江府。入为刑部侍郎,出知洪州,复知镇江。召为给事中。寻出为四川安抚,兼知成都府。九年,宣抚川、陕。十一年致仕,十二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八二六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之曾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绍兴初为监察御史,充福建路抚谕使。迁右司员外郎。又迁起居郎,中书舍人。坐为秦桧党落职奉祠。未几,除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入为礼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抚制置使。召还,除兵部侍郎,复知镇江。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复迁兵部侍郎。八年初,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九年,吴玠卒,权四川宣抚使。寻以宝文阁学士为川陕宣抚副使。升端明殿学士。世将精于吏事,在川陕五年颇有政绩武功,为时所称。绍兴十二年卒于任,年五十八。谥忠献,改谥忠烈。《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43 【介绍】: 宋安州应山人,字鹏举。徽宗政和二年上舍释褐。历校书郎、起居舍人。高宗建炎初,知饶州,改守濠州,御敌有方,城赖以全,民为绘像立祠。官至宝文阁学士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坐事夺职,隐居连州龙溪。为人气正言直,抗金甚力。有文集。全宋诗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授颍州司理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假太常少卿为金接伴使,未几使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四)。使归,乞斩刘延庆、童贯,出知濠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建康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改知饶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泉州。三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六年,起知广州,因擅释杜充子杜严,落职。十三年,卒于福州,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子稿》卷一九《连公墓碑》。全宋文·卷三八四九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授颍州司理参军,移鼎州教授。为徽宗所知,擢至侍从,历秘书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为大臣所忌,除右文殿修撰、知庆源府,改濠州。靖康二年,除徽猷阁待制。建炎中,历知江宁府及桂、饶二州。绍兴初,知信、泉、广州,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进宝文阁学士。平生以和议为非,力主战守,然时宰主和,指南夫为异论之人,故累起累废,后落职隐连州。绍兴十三年卒,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见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世初。任伯雨次子。徽宗崇宁间,父被陷贬昌化军,申先亦被逮下狱,终以无罪得释。居海上三年而归,以布衣特起至中书舍人。全宋文·卷三○五五
任申先(?——一一三八),字世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伯雨次子。以父累入狱,锻炼无所傅致,乃释,居海上三年而归。以布衣召对,特起。绍兴元年通判秀州。二年,守尚书考功员外郎。三年,除监察御史。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五年,为礼部员外郎,赐进士出身。入为秘书少监,迁起居舍人,直史馆,又进中书舍人,为史馆修撰,六年,充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八年,除徽猷阁待制致仕,寻卒。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六○、六三、六四、八九、九一、九二、九六、一○○、一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46 【介绍】: 宋海州怀仁人,字茂老。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徽宗政和二年以上舍生登进士第。高宗建炎间出知平江府,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除给事中,兼侍讲。使金还,拜吏部尚书。岳飞收复襄汉,令松年筹划守御事,条战舰四利。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征刘豫,命松年权参知政事,专治战舰。以疾提举洞霄宫卒。性廉洁,喜宾客。所举皆一时闻人。秦桧秉政,松年至死不与通一书。全宋诗
胡松年(一○八七~一一四六),字茂老,海州怀仁(今江苏赣榆)人。一说朐山(今江苏连云港)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上舍释褐,补潍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知平江府(同上书卷三五)。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给事中。四年,试吏部尚书,充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同上书卷七三、七八、八二)。十六年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七九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八八○
胡松年(一○八七——一一四六),字茂老,海州怀仁(今江苏赣榆西北)人。政和二年上舍释褐,补潍州教授。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迁中书舍人。累章言边事,拂时相意,提举宫观。建炎四年,起复知平江府,加徽猷阁待制。绍兴二年召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兼侍读。迁工部、吏部尚书。四年七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次年以疾提举洞霄宫。十六年卒,年六十。秦桧秉政,松年独鄙之,至死不通一书,世以此高之。《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1 【介绍】: 宋扬州人,字刚中。徽宗宣和三年进士。累迁起居郎,上疏数千言,论省费尤切。素与秦桧善,桧入相,居正疾其诡诈,言于高宗,出知婺州。后起知温州,终为桧所忌,夺职奉祠十年。桧死,复故职。其学根据《六经》,为杨时所重,学者称竹西先生。不满王安石经义,著《诗辨学》、《书辨学》、《周礼辨学》、《辨学外集》。又有《春秋本义》、《竹西论语感发》、《孟子疑难》、《竹西集》、《西垣集》等。全宋文·卷三八八三
王居正(一○八七——一一五一),字刚中,号竹西,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绍兴初,除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起居郎,出知婺州。召为太常少卿,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又迁兵部侍郎。再出知饶、吉、温州。宰相秦桧忌之,夺职奉祠凡十年。绍兴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毛诗辨学》、《尚书辨学》、《周礼辨学》、《春秋本义》、《论语感发》、《孟子疑难》及《竹西集》、《西垣集》等。见吕祖谦撰《王公行状》(《东莱集》卷九),《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7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元吁。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湖州刑曹,累迁太学博士。召对,论事切直,擢翰林学士。时鄱之学宫毁于兵火,有旨令权贵者以为墓地,克俊封还制书,学宫得不徙。高宗绍兴中迁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卒谥章靖,一云忠靖。有《易通解》及文集。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程克俊(一○八九——一一五七),字元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宣和六年进士,历湖州理曹,太学博士。擢起居郎、中书舍人兼侍讲,入翰林为学士、知制诰。绍兴十二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丐祠,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起知建康、湖州。二十六年四月拜参知政事,数月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踰年卒,年六十九,谥章靖。有《易通解》十卷,文集五十卷,《内外制集》二十卷。见《程公克俊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九四),《宋史》卷三○、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八年,试户部侍郎。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有《筠溪集》。全宋诗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溪先生文集》为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九四四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居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弥大弟。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单州司户,调郓州阳谷簿。政和四年二月,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十二月,引见上殿,改授承奉郎,迁秘书省校书郎,充编修六典检阅文字。六年,授尚书礼部员外郎。七年正月,守尚书司封员外郎。八年四月,擢为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历知冀、筠、饶、吉州。绍兴七年,召为左司员外郎,试中书舍人。时秦桧当国主和议,弥逊极论之,遂出知漳州。以力沮和议罢职,归隐西山十馀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五。有《筠溪集》(一名《竹溪先生文集》)二十四卷(存)。见《筠溪李公家传》(《筠溪集》卷末附),《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真州人,字立道。徽宗大观中赐上舍出身。高宗绍兴三年权监察御史,论劾不避权贵。以兵部尚书知处州,抑强扶弱,所部肃然。召除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寻遭劾罢,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处州。请祠,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8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彦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桧,与何铸论罢岳飞兵权,且劾王庶、刘子羽等有异议者。迁起居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进侍御史、吏部尚书,出知严州。全宋诗
罗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彦济,歙县(今属安徽)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调郴州教授。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迁大理寺丞。阿附秦桧,十年,为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十二年,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十三年,为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四、一四四、一四八)。十四年,以亲老出知严州。秩满,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八年卒(同上书卷一七九),年七十。有《东山稿》,已佚。《淳熙新安志》卷七、《宋史》卷三八○有传。全宋文·卷三九七三
罗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彦济,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第政和二年进士,教授郴州,累迁至刑部员外郎。绍兴十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权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擢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严州,提点江州太平兴国宫。绍兴二十八年卒,年七十。汝楫为台谏日,与万俟卨等陷害岳飞及反对和议者甚力。著有《东山猥稿》二十卷、奏议八卷、外制二卷。见洪适《盘洲文集》卷七七《罗尚书墓志铭》,《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8 【介绍】: 宋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号简斋。陈希亮曾孙。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亦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全宋诗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为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为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为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为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陈与义(1090-1139) 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有《简斋集》、《无住词》。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又号无住道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历太学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乱,避地襄汉,辗转湖湘广闽。绍兴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出知湖州,复入为给事中,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与义工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简斋集》(存)、《无住词》(存)、《陈简斋内外制》(佚)。见张嵲《陈公资政墓志铭》(《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传,《遂初堂书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全宋诗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为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后,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五三五
李正民(?——一一五一),字方叔,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祖定,父景渊。政和二年登进士第。七年,以迪功郎试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建炎二年知湖州,入为尚书吏部左司员外郎,寻兼权中书舍人。四年,差充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诣虔州问安隆祐太后。还,擢右谏议大夫,除给事中。试吏部侍郎,移礼部。绍兴元年出知吉州,改江西安抚使兼知洪州,以滥赏罢为祠官。六年,起知筠州,不赴,改婺州、温州。九年,知淮宁府,寻为金人所获。和议成,南还,以左朝奉大夫、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秀州海盐。绍兴二十一年卒。著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上,《宋会要辑稿》后妃二、职官二、选举一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六、三九、四五、四九、六五、一三三、一三五、一六二及《大隐集》卷四所载诸文。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康执权,字平仲(《四六谈麈》),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寓居永嘉(《宋诗纪事》卷四八)。高宗建炎初为国子祭酒(《鸿庆居士集》卷二五《国子祭酒康执权鸿胪卿》)。二年(一一二八),兼权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五)。三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奉祠(同上书卷二四)。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七)。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同上书卷一七七)。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康执权,字平仲,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上舍释褐,靖康末为国子祭酒、鸿胪卿。高宗立,召为起居郎,试给事中,为尚书工部、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建炎三年,充显谟阁直学士。绍兴十八年致仕。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除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四之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一五、一七、一八、二四、一七七及《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54 【介绍】: 宋永康军导江人,字行父。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任州县官二十年。以张浚荐,召试馆职,历著作佐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秦桧力主和议,诸臣多上书谏止,如渊为桧谋控制台谏,使尽击去之,桧大喜,即擢御史中丞。在任挤赵鼎,恶吕本中,逐刘大中、王庶,排斥打击主抗金者。后奉祠卒。全宋诗
勾龙如渊(一○九三~一一五四),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登上舍第。沉浮州县二十年,以张浚荐,召试馆职。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著作佐郎、尚书祠部员外郎兼权礼部、起居舍人。八年,兼给事中、同知贡举,除中书舍人兼侍读、兼直学士院。擢试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三)。九年,罢(同上书卷一二六)。十年,为左朝请郎、敷文阁待制(同上书卷三八)。二十四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七),年六十二。勾龙如渊翼秦桧,主和议,为史所非。《宋史》卷三八○有传。全宋文·卷四○七三
句龙如渊(一○九三——一一五四),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都江堰东)人。政和八年登上舍第,沉浮州县二十年。绍兴六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祠部员外郎兼礼部、起居舍人。八年除中书舍人兼侍读,兼直学士院,试御史中丞。尝附秦桧主和议,挤赵鼎、吕本中,逐刘大中、王庶。后因与施庭臣忿争,并罢。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绍兴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退朝录》、《杂著》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宋史》卷三八○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