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5,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遭丧
服丧
临丧
通丧
丧败
丧心
将丧
丧邦
丧胆
交丧
大丧
丧失
丧期
丧家狗
丧亲
《漢語大詞典》:遭丧(遭喪)
遭遇丧事。左传·文公六年:“秋, 季文子 将聘于 晋 ,使求遭丧之礼而行。”左传·哀公十五年:“于是乎有朝聘而终,以尸将事之礼,又有朝聘而遭丧之礼。” 杜预 注:“遭所聘之丧。”《敦煌变文集·韩朋赋》:“昔有贤士,姓 韩 名 朋 ,少小孤单,遭丧遂失其父,独养老母。”
《國語辭典》:服丧(服喪)  拼音:fú sāng
自己的长辈或平辈亲属等死后,遵照礼俗,在一定的期限内带孝,表示哀悼。《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传》:「典独弃官收敛归葬,服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
《漢語大詞典》:临丧(臨喪)
亲临丧礼。《论语·八佾》:“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晋 陆云 《吊陈伯华书》:“今遣吏恭集薄祭,不得临丧以叙悲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周 世盛德,有铭誄之文。大夫之才,临丧能誄。”新唐书·高俭传:“ 长孙无忌 伏马前,陈 士廉 遗言,乞不临丧,帝犹不许。”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以此知士大夫朝服临丧慰问,深不可也。”
《漢語大詞典》:通丧(通喪)
上下通行的丧礼。论语·阳货:“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存者不至於伤生,逝者不至於甚痛,谓之达理,以贯通丧。”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名教》:“ 唐 氏 五代 之乱,教化之事久缺, 雍 熙 初,始勑羣臣用通丧之制。”
《國語辭典》:丧败(喪敗)  拼音:sàng bài
衰灭败亡。《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
《國語辭典》:丧乱(喪亂)  拼音:sāng luàn
死丧祸乱的事。后泛指时局动乱。《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
《國語辭典》:丧心(喪心)  拼音:sàng xīn
失掉本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著『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漢語大詞典》:将丧(將喪)
护送灵柩。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
分類:护送灵柩
《漢語大詞典》:丧邦(喪邦)
亡国。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其心本生於患失,而其祸乃至於丧邦。”
分類:亡国
《國語辭典》:丧胆(喪膽)  拼音:sàng dǎn
吓破了胆。形容非常害怕。如:「闻风丧胆」。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亘绝幕以销魂,委穷沙而丧胆。」《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我斩了夏侯渊,张合丧胆;吾明日领命去劫粮草,只留五百军守营。」
分類:丧胆恐惧
《漢語大詞典》:交丧(交喪)
庄子·缮性:“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后因以“交丧”喻衰乱。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之否运。”南史·沈炯虞荔等传论:“及於运逢交丧,驱驰戎马,所在称美,用捨信有时焉。”旧唐书·德宗纪论:“苟於交丧之秋,轻取鄙夫之论,歷观近世,靡不败亡。”
分類:衰乱
《國語辭典》:大丧(大喪)  拼音:dà sāng
1.天子、皇后与其世子的丧礼。《周礼。天官。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
2.父母之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戒、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3.国亡而身被戮。《书经。多士》:「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
《國語辭典》:丧失(喪失)  拼音:sàng shī
失去。如:「迟到使他丧失了比赛的资格。」
分類:丧失失去
《漢語大詞典》:丧期(喪期)
服丧的期限。《易·繫辞下》:“丧期无数。”晋书·武帝纪:“臣闻上古丧期无数,后世乃有年月之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自 汉 以来,丧期之数,以日易月。”
《國語辭典》:丧家狗(喪家狗)  拼音:sàng jiā gǒu
比喻不得志、无所归宿或惊慌失措的人。参见「丧家之狗」条。《异号类编。卷九。嗤鄙类。丧家狗》:「《宋史》:『寇瑊初附丁,谓故少达,及谓败左迁,郁郁不自得。秘书丞鼓齐赋丧家狗以刺之。』」
《國語辭典》:丧家之狗(喪家之狗)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原指丧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伤哀恸,故乏喂养照顾而不得意。语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丧音ㄙㄤ。后多转指无家可归的狗,用来比喻不得志、无所归宿或惊慌失措的人。丧音ㄙㄤˋ。《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当此之时,若失水之鱼,丧家之狗,行不胜衣,言不出口,安能干当世之务。」《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也作「丧家狗」、「丧家之犬」。
《漢語大詞典》:丧亲(喪親)
指父亲或母亲丧亡。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晋书·孝友传·许孜》:“当其奉师,则在三之义尽;及其丧亲,实古今之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