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3
典故
1
词典
1
分类词汇
40
其它
1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分类词汇
(续上)
朝秦暮楚
班禅喇嘛
第一次世界大战
达赖喇嘛
南能北秀
康复医学
今古学派
暮楚朝秦
两党制
离坚合异
《國語辭典》:
朝秦暮楚
拼音:
zhāo qín mù chǔ
1.秦和楚为战国时代的两大国,夹处其间的韩、赵、魏等国,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反覆变化。后因以朝秦暮楚比喻人心反覆无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尔我家三世奴,岂朝秦暮楚者耶?幼主妄行当劝戒,不从,则当告主人。」《精忠岳传》第三一回:「杨虎朝秦暮楚,是个反覆小人。」也作「暮楚朝秦」。
2.早上还在秦国,晚上却已在楚国。比喻行踪不定,四处飘泊。宋。
晁补之
〈
北渚亭赋
〉:「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
分類:
两大
大国
秦国
小国
利益
所在
《國語辭典》:
班禅喇嘛(班禪喇嘛)
拼音:
bān chán lǎ ma
西藏佛教格鲁派两大转世活佛系统之一的称号。藏语Pan-chen bla-ma的音译。意为大学者上师。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统治卫、藏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尊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主持札什伦寺,管辖后藏,为班禅四世(前三世为后人追认),是班禅称号的开始。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意为如珍宝的大学者。赐金册金花,确认班禅在格鲁派中的地位。至大陆沦陷时的班禅额尔德尼是第十世。
分類:
两大
大佛
佛教
精神
领袖
《國語辭典》: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戰)
拼音:
dì yī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西元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欧洲大战争。以欧洲为主要战地,参战的一方为德、奥、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国,称为「同盟国」;另一方为英、法、俄、美、义、中、日等,称为「协约国」。是役历时四年多,战事结束后,各国于一九一九年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和约。也称为「第一次大战」、「欧洲大战争」、「欧战」。
分類:
帝国主义
国家
两大
大集
重新
瓜分
世界
战争
《國語辭典》:
达赖喇嘛(達賴喇嘛)
拼音:
dá lài lǎ ma
西藏宗教领袖。格鲁派最重要转世活佛的称号。达赖为蒙古语Dalai的音译,意为海洋。十六世纪由蒙古阿勒坦汗赠予西藏高僧索南嘉措的尊号。以比况其人之智慧深广如海洋。喇嘛,乃上师之意。达赖喇嘛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自第五世成为西藏政教领袖。一直到二○一一年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产生的噶伦赤巴洛桑森格为止。现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于西元一九八九年由于其以和平的方式,维护西藏历史文化遗产与藏人的自由的努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分類:
佛教
中地
地位
两大
活佛
《國語辭典》:
南能北秀
拼音:
nán néng běi xiù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乃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二人同事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圆寂后,慧能传法于岭南,故称为「南能」。神秀受武则天徵召入京,于北方弘法,故称为「北秀」,二人合称为「南能北秀」。
分類:
南宗
慧能
北宗
神秀
佛教
禅宗
两大
禅师
《國語辭典》:
康复医学(康復醫學)
拼音:
kāng fù yī xué
称复健医学。专门为老人、慢性病人和伤残患者做恢复健康服务的医学科学。
分類:
临床
预防
两大
医学
产生
《國語辭典》:
今古学派(今古學派)
拼音:
jīn gǔ xué pài
研究经学的两大学派。秦朝时,始皇焚书,使许多经书亡佚。西汉初年,官方乃请遗老、长者口授经书,而以当时所使用的隶书记录成书,称为「今文」。后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皆以古籀文书写,称为「古文」。又河间献王亦称其得古文经传。当时经师多不信古文。东汉末,服虔、马融、郑玄皆尊习古文,古文经学遂昌盛。今所传十三经注疏,多取古文学派之说;西汉今文学说,仅存《公羊传》的何休注。
分類:
经传
两大
大学
学派
古文家
《國語辭典》:
暮楚朝秦
拼音:
mù chǔ zhāo qín
比喻反覆无常。《花月痕》第八回:「兼之内顾无忧,傥来常有,以此轻裘肥马,暮楚朝秦,名宿倾心,美人解佩。」也作「朝秦暮楚」。
分類:
归属
变换
不定
两大
大强
强国
有些
弱小
小国
国家
《國語辭典》:
两党制(兩黨制)
拼音:
liǎng dǎng zhì
政党政治的型态之一。在民主国家中,国会由对立的两大政党互相竞争而轮流执政。虽不乏第三势力的小党存在,但其实力远逊于此二大党。与多党制不同。英、美两国是典型代表。
分類:
资本主义
国家
政治
利益
两大
大政
政党
交替
组织
政府
制度
《漢語大詞典》:
离坚合异(離堅合異)
先 秦 “离坚白”和“合异同”两大哲学命题的并称。比喻善辩、诡辩。语出
《鲁连子》
:“ 齐 辩士 田巴 ,服 徂丘 ,议 稷下 ,毁五帝,罪三王,服五霸,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沉鬱淡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
:“不离坚合异以侈其言,不乱常变古以施其政。”参见“ 离坚白 ”。
分類:
两大
哲学
命题
善辩
诡辩
《漢語大詞典》:
离坚白(離堅白)
分开坚和白。 公孙龙 学派的著名辩论题,与
《
墨经
》
的“盈坚白”相对立。名家认为,一块石头放在面前,“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由此断言,石头的坚和白两种属性是互相分离的。
《
庄子·秋水
》
:“ 公孙龙 问於 魏牟 曰:‘ 龙 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分類:
分开
和白
公孙龙
学派
著名
名辩
辩论
论题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