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9
词典
1
分类词汇
78
共7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绦绳
纶连
合欢结
绿綟绶
青绂
玄紞
绦丝
释绂
鸾绦
束绦
发饰
挂绶
螭绶
素组
绦索
《高级汉语词典》:
绦绳
丝带子
《國語辭典》:
纶连(綸連)
拼音:
lún lián
用丝绶编结而成的网状物。《文选。班固。西都赋》:「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
分類:
丝带
带结
网络
《國語辭典》:
合欢结(合歡結)
拼音:
hé huān jié
绣带结成的双结。《辽史。卷五三。礼志六》:「以五䌽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分類:
带结
成双
端午节
象征
征夫
夫妇和
五采
丝带
恩爱
《漢語大詞典》:
绿綟绶(緑綟綬)
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古代三公以上用绿綟色绶带。
《
晋书·卫瓘传
》
:“及 杨骏 诛,以 瓘 録尚书事,加緑綟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
陈书·高祖纪上
》
:“其进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 陈公 ,备九锡之礼,加璽紱、远游冠、緑綟綬,位在诸侯王上。”亦省作“ 緑綬 ”。
《
后汉书·舆服志下
》
:“诸国贵人、相国皆緑綬。” 刘昭 注:“ 徐广 曰:‘金印緑綟綬。’綟音戾,草名也。以染似緑,又云似紫。”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惭闻紆緑綬,即候挂朝簪。”
分類:
黑黄
绿色
丝带
三公
绶带
《漢語大詞典》:
青绂(青紱)
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
《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
:“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紱。” 吕向 注:“组、紱皆綬也。言解诸侯朱紱,佩将军青綬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
:“爰守 会稽 ,青紱既袭。” 明
李东阳
《送韩贯道湖广参议提督武当诸宫观》
诗:“临别与君堪一博,肯将青紱换緋鱼。”
分類:
青绶
官印
青色
色丝
丝带
《漢語大詞典》:
玄紞
(1).古代礼冠上系塞耳玉的丝带。
《
国语·鲁语下
》
:“王后亲织玄紞。” 韦昭 注:“説云:‘紞,冠之垂前后者。’ 昭 谓:紞,所以悬瑱当耳者也。”
《
晋书·礼志下
》
:“﹝ 惠帝 ﹞加冕讫,侍中繫玄紞。”
(2).古代有皇后亲织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红。 晋
葛洪
《
抱朴子·疾谬
》
:“今俗妇女,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紞之务。”
《
梁书·皇后传·丁贵嫔
》
:“玄紞莫脩,褘章早缺。”
分類:
礼冠
皇后
冠上
上系
塞耳
丝带
女红
《漢語大詞典》:
绦丝(絛絲)
杂色丝带。
《
周礼·春官·巾车
》
“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汉 郑玄 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皆以絛丝饰之。” 孙诒让 正义:“
《
诗·齐风·著
》
孔 疏引 王基
《毛诗驳》
云:‘紞,今之絛,色不杂不成为絛。’然则絛盖织色丝为之。”
分類:
杂色
色丝
丝带
《漢語大詞典》:
释绂(釋紱)
亦作“ 释黻 ”。 让出官职;辞去官职。绂,系印的丝带。 汉
陈琳
《为袁绍与公孙瓒书》
:“故解印释紱,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 三国 魏
曹植
《谏取诸国士息表》
:“使解璽释紱,追 柏成 、 子仲 之业,营 颜渊 、 原宪 之事。”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
:“若 质 之志,实在所天,思投印释黻,朝夕侍坐。”
分類:
让出
出官
官职
辞去
去官
丝带
《漢語大詞典》:
鸾绦(鸞縧)
束腰的丝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衣衫》
:“一曰束腰之带,俗呼鸞绦者是也。”
《
红楼梦
》
第三二回:“近日 宝玉 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鮫帕鸞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之愿。”
分類:
束腰
丝带
《漢語大詞典》:
束绦(束絛)
以丝带束于腰间。 明
都穆
《游华山记》
:“洞有 希夷 先生睡像,黄衣束絛,儼乎如生。”
分類:
丝带
《国语辞典》:
发饰(发饰)
拼音:
fǎ shì
装饰头发或整修发型的装饰物。如发网、羽毛、丝带、发夹等。
分类:
发饰
装饰
头发
整修
发型
饰物
羽毛
丝带
发夹
《漢語大詞典》:
挂绶(挂綬)
谓辞官。綬,系在印纽上的丝带。 唐
元稹
《归田》
诗:“ 陶君 三十七,挂綬出都门。”参见“ 挂印 ”。
分類:
辞官
印纽
丝带
《漢語大詞典》:
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
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
《三国演义》
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
《
儒林外史
》
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
《前汉书平话》
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分類:
离任
元帅
弃官
二六
回回
回目
《漢語大詞典》:
螭绶(螭綬)
螭纽及系纽的丝带。指官印。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
:“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龟章。”
分類:
丝带
官印
《漢語大詞典》:
素组(素組)
白色丝带。
《
礼记·檀弓上
》
“ 有子 盖既祥,而丝履组缨” 唐 孔颖达 疏:“今用素组为缨,故讥之。”
《
明会典·冠服一·皇帝冕服
》
:“大带素表朱里,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緑,纽约用素组。”
分類:
素组
白色
色丝
丝带
《漢語大詞典》:
绦索(絛索)
用作装饰的丝带丝绳之类。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絛索金鎝头。”
分類:
装饰
丝带
丝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