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瓜步
安南
泉州
磻溪
灵鹫
苏武
蓝桥
游方
零陵
积石
沉水
箕山
端溪
桥山
茅山
《漢語大詞典》:瓜步
地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下有 瓜步镇 。古时 瓜步山 南临 大江 , 南北朝 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 北魏 太武帝 攻 宋 ,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 江 威胁 建康 (今 南京市 )。 明 清 时设巡检司于 瓜步镇 。步,今写作“埠”。 唐 白居易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诗:“日落 龙门 外,潮生 瓜步 前。” 宋 陆游 《登赏心亭》诗:“黯黯 江 云 瓜步 雨,萧萧木叶 石城 秋。”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南内方看起 桂宫 ,北兵早报临 瓜步 。”
《国语辞典》:安南  拼音:ān nán
1.地名。今贵州省晴隆县。
2.国名。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南部。参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泉州  拼音:quán zhōu
城市名。位于福建省东南。原为晋江县的核心地区,宋、元时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明以后因港口淤塞而逐渐衰微。民国后置泉州市。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宫水,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也称为「璜溪」。
《漢語大詞典》:灵鹫(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 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 。《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 灵鷲山 ,説《般若法华》处。” 唐 刘禹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 ,却将山屐上丹梯。”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 。传说由 印度 飞来。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 ,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灵鷲 。” 金 元好问 《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 清 厉鹗 《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 灵鷲 约同登。”
(3).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 。峰有 真容院 ,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 清 陈梦雷 《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
《国语辞典》:苏武(苏武)  拼音:sū wǔ
人名。(西元前143?~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人(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武帝时出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汉节。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始得还,拜典属国。宣帝立,赐爵关内侯,图形麒麟阁。其著作流传于今者,有诗四首、〈答李陵〉诗及〈别李陵〉等。
《國語辭典》:蓝桥(藍橋)  拼音:lán qiáo
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溪上的一座桥。相传唐代裴航落第,经蓝桥驿,在此遇仙女云英,求得玉杵臼捣药,后来两人结为仙侣。见《太平广记。卷五○。裴航》。后以蓝桥比喻为恋人结为美好姻缘的途径。清。桂念祖〈临江仙。落尽红英千点〉词:「愁攀绿树千条,云英消息隔蓝桥。」也称为「蓝桥路」、「蓝桥驿」。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西游记》第四四回:「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作「游方」。
《漢語大詞典》:零陵
古地名。在今 湖南 宁远 东南。相传 舜帝 葬于此。史记·五帝本纪:“﹝ 舜 ﹞南巡狩,崩於 苍梧 之野,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裴駰 集解引《皇览》:“ 舜冢 在 零陵 营浦县 。”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管》:“昔 章帝 时, 零陵 文学 奚景 ,於 冷道 舜祠 下得生白玉管。” 吴恭亨 《诸将》诗之一:“鬼责人非事可知, 零陵 一旅起参差。”
《漢語大詞典》:积石(積石)
(1).指积聚在一起的石块。汉书·晁错传:“山林积石,经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长林罗户穴,积石拥基阶。”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积石乱巉巉,庭莎緑不芟。”
(2).矿石。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铜锡未採,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鑪橐铸鑠乃成器,未更鑪橐,名曰积石。积石与彼路畔之瓦,山间之砾,一实也。”
(3).山名。即 阿尼玛卿山 。在 青海省 东南部,延伸至 甘肃省 南部边境。为 昆仑山脉 中支, 黄河 绕流东南侧。书·禹贡:“导 河 积石 ,至于 龙门 。” 元 袁桷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一:“青琐倦迂散,执轡踰关 河 。黄流何奔倾, 积石 何嵯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八:“导 河 积石 归 东海 ,一字源流奠万譁。”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 河水 发源 崑崙 之墟,伏流数千里,涌出地上匯为 星宿海 ,至 积石 流入中国。由 积石 而东北而南三千里至 龙门 。”
《国语辞典》:沉水  拼音:chén shuǐ
1.河川名。位于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注入涪江。
2.沉入水中。《文选。曹植。七启》:「芳饵沉水,轻缴弋飞。」《文选。左思。魏都赋》:「琴高沉水而不濡,时乘赤鲤而周旋。」
3.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唐。胡宿〈侯家〉诗:「䌽云按曲青岑醴,沉水薰衣白璧堂。」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词:「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国语辞典》:箕山  拼音:jī shān
山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辖登封市东南,相传尧时巢父、许由隐居在此,后来伯益亦避禹子启于此山之北。
《國語辭典》:端溪  拼音:duān xī
地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东南烂柯山西麓,产砚石。
《國語辭典》:桥山(橋山)  拼音:qiáo shān
山名。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北,下有沮河穿山底而过,有如桥形,故称为「桥山」。上有黄帝冢,称为「桥陵」。其脉绵亘于陕西、甘肃二省界,为泾、洛二河的分水岭。
《國語辭典》:茅山  拼音:máo shān
山名。位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景帝时茅盈曾偕弟固、衷居此,故称为「茅山」。也称为「良常山」、「句曲山」、「三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