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岐山县(岐山县)  拼音:qí shān xiàn
县名。位于陕西省凤翔县东南,岐山之南,县以山而得名。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
《国语辞典》:晋江县(晋江县)  拼音:jìn jiāng xiàn
县名。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入泉州湾之口。海岸曲折多港湾,贸易颇盛,农产以稻米、甘薯等为主。
《国语辞典》:禹王台(禹王台)  拼音:yǔ wáng tái
相传春秋时师旷吹乐之台。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后人思念禹的功德,建庙于此台,故称为「禹王台」。也称为「吹台」。
《国语辞典》:飞歌(飞歌)  拼音:fēi gē
一种苗族民歌。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方时唱的山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词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国语辞典》:单县(单县)  拼音:shàn xiàn
县名。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东南,黄河故道北岸。全境地势平坦,农业发达,煤矿资源丰富。
《国语辞典》:睢河  拼音:suī hé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虞城县,东南流经江苏、安徽北部,流入洪泽湖。今多堙塞。也称为「睢水」。
《漢語大詞典》:敦物
(1).丰富的物产。隶释·汉无极山碑:“又有 终南 之敦物与 岱崇 之松。”
(2).山名。在今 陕西省 武功县 东南。汉书·地理志上“武功” 唐 颜师古 注:“ 太壹山 ,古文以为 终南 。 垂山 ,古文以为 敦物 。皆在县东。”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
《國語辭典》:白头山(白頭山)  拼音:bái tóu shān
长白山的别名。参见「长白山」条。
《漢語大詞典》:拗项桥(拗項橋)
唐 时尚书省东南角的小桥。久未升迁的官,常在此转头以望南宫,羡慕高官,故名。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尚书省东南隅通衢有小桥,相承目为拗项桥。言侍御史及殿中诸郎久次者,至此必拗项而望南宫也。”
《漢語大詞典》:东土山(東土山)
指 东晋 谢安 在 金陵 城东南比照 会稽 东山 所筑之山。一名 土山 。 唐 李白 《东山吟》:“携妓 东土山 ,悵然悲 谢安 。” 王琦 注:“江南通志: 东山 ,在 江寧府 城东南三十里,一名 土山 。 晋 谢安 先隐居 会稽 东山 ,既出,心尝思忆,因筑土为山拟之,寄怀欣赏。晋书云 谢安 于 土山 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姪往来游集,即此地也。”
《漢語大詞典》:赤堇山
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南,相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铸剑之处。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当造此剑之时, 赤堇 之山,破而出锡, 若耶 之溪,涸而出铜……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清 谈迁 北游录·挂剑墓:“ 赤堇山 下虽精铁,终是交情还不磨。”
《國語辭典》:千佛洞  拼音:qiān fó dòng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如壁画、泥塑等,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
《漢語大詞典》:嵩京
洛阳 的别称。因 嵩山 在其东南,故称。《魏书·李平传》:“ 嵩京 创构, 洛邑 俶营,虽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漢語大詞典》:甄官井
古迹名。在 河南 洛阳 东南。 汉 末 董卓 专朝政,自 洛阳 徙都西入关,焚烧宫阙。 汉献帝 初平 二年 孙坚 进兵入 洛 ,扫除宗庙, 坚 军城南 甄官井 上,令人入井,探得 汉 传国玺。参阅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裴松之 注。亦省作“ 甄井 ”。 三国 吴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破 董卓 於 阳人 ,济神器於 甄井 。”
《国语辞典》:江孜  拼音:jiāng zī
地名。位于西藏地方的东南端,年楚河东岸。东通拉萨,南通亚东,交通便利,商业繁盛,是交通要冲与国防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