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26,分10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霸业
业者
相业
别业
帝业
远业
业业
司业
失业
学业
素业
生业
鸿业
家业
受业
《國語辭典》:霸业(霸業)  拼音:bà yè
1.在群雄并立中称霸的功业。《史记。卷一一○。匈奴传》:「晋文公初立,欲修霸业,乃兴师伐逐戎翟,诛子带,迎内周襄王,居于雒邑。」《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也作「伯业」。
2.实力胜过他人而称雄的事业。如:「商场的霸业」、「海上的霸业」。
《国语辞典》:业者(业者)  拼音:yè zhě
经营某一行业的人或公司。如:「百货业者」、「电脑业者」、「成衣业者」。
《漢語大詞典》:相业(相業)
宰相的功业。亦喻巨大的功绩。宋史·陈尧佐传论:“ 尧佐 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臺纲属老成。” 清 黄景仁 《过贾秋壑集芳园故址》诗:“若论相业慙何地,便有仙居借自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相业史谁儔?丹心日许共。”
《國語辭典》:别业(別業)  拼音:bié yè
1.本宅之外,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所建供游憩的园林房舍。《文选。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遁于河阳别业。」唐。祖咏 苏氏别业诗:「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也称为「别墅」。
2.佛教用语。各别的业报。指同类众生中,因各自不同的业力,造成不同的果报。相对于共业而言。《起世经》卷二:「然于其中,更有别业,受极重苦。」
分類:别业别墅
《國語辭典》:帝业(帝業)  拼音:dì yè
帝王的功业。汉。王充《论衡。书解》:「管仲相桓公,致于九合;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文选。陆机。辩己论上》:「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而帝业固矣。」
《漢語大詞典》:远业(遠業)
远大的事业。后汉书·冯异岑彭等传论:“若 冯 贾 之不伐, 岑公 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尅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赞》:“道悠运促,不终远业。” 元 姚燧 《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惟恐大本一废,远业难成。”
分類:远大事业
《國語辭典》:业业(業業)  拼音:yè yè
1.危惧的样子。《书经。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2.高大强壮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3.动的样子。《诗经。大雅。常武》:「赫赫业业,有严天子。」
《漢語大詞典》:司业(司業)
(1).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郑玄 注:“司,主也。” 孔颖达 疏:“司是职司,故为主。谓乐正主太子之业。”
(2).学官名。 隋 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 清 末始废。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清通典·职官六》
(3).指 唐 张籍 。 张籍 仕终国子司业,故称。 清 孙枝蔚 《吊张文昌遗宅》诗:“眼前几客如司业,卷内长篇及 董公 。”
《國語辭典》:失业(失業)  拼音:shī yè
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而赋閒在家。《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
《國語辭典》:学业(學業)  拼音:xué yè
研究学问的事。《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谯玄传》:「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在路上无事,问问两公子平日的学业,看看江上的风景。」
《國語辭典》:素业(素業)  拼音:sù yè
旧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
《國語辭典》:生业(生業)  拼音:shēng yè
产业、职业。《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衣食,人皆以为不治生业而饶给。」《红楼梦》第六八回:「女婿现在才十九岁,成日在外嫖赌,不理生业。」
《國語辭典》:鸿业(鴻業)  拼音:hóng yè
大业。《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陛下奉承鸿业,大开疆宇。」也作「洪业」。
分類:大业王业
《國語辭典》:家业(家業)  拼音:jiā yè
1.一家的产业与门望。《后汉书。卷四六。郭躬传》:「镇字桓钟,少修家业。」《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融以父官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
2.家产。《西游记》第三○回:「原来有这些好处,许大的家业,又有这多的小猴伏侍!」
《國語辭典》:受业(受業)  拼音:shòu yè
1.追随老师接受学业。《孟子。告子下》:「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原来郑康成名玄,好学多才,尝受业于马融。」
2.学生对老师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