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15,分2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世
世上
世情
三世
尘世
世路
世俗
举世
近世
家世
避世
出世
世道
世外
间世
《國語辭典》:一世  拼音:yī shì
1.一代。如:「一世枭雄」。南朝梁。沈约〈书谢灵运传论〉:「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
2.短时间内。《管子。牧民》:「不处不可久者,不偷取一世也。」
3.举世。《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跻仁寿之域。」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4.一生。《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杀了刘备,我女儿便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
5.三十年。《宋史。卷二九三。列传。张咏》:「别子一世尚尔耶?是岂知世间有傅霖者乎?」
《國語辭典》:世上  拼音:shì shàng
社会上、世界上。《战国策。秦策一》:「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红楼梦》第六七回:「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的人,怎么没人治他一下子。」
《國語辭典》:世情  拼音:shì qíng
世间的种种情态。《文选。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人也原是这个人,亲也原是这些亲,世情冷暖,至于如此!」
《國語辭典》:三世  拼音:sān shì
1.公羊学家解释春秋分三世:所见之世,己与父时事;所闻之世,王父时事;所传闻之世,高曾祖时事。见《公羊传。隐公元年》汉。何休。解诂。后康有为大同书据此提出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
2.祖孙三代。《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3.三年。《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
4.佛教谓过去、现在、未来。《大智度论》卷一:「佛念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法皆度众生为说法,我亦应尔。」
《國語辭典》:尘世(塵世)  拼音:chén shì
凡俗的世界。指人间。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红楼梦》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國語辭典》:世路  拼音:shì lù
社会的状况。唐。白居易 迂叟诗:「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閒论任交亲。」《红楼梦》第四回:「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也作「世道」。
《國語辭典》:世俗  拼音:shì sú
1.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史记。卷一一九。循吏列传。孙叔敖》 :「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2.世间,俗世。《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3.世人,凡人。《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与世俗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二臣岂好为夸主,而耀世俗哉!」
《國語辭典》:举世(舉世)  拼音:jǔ shì
全世界。《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楚辞。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國語辭典》:近世  拼音:jìn shì
过去不远的时代。《荀子。非相》:「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佣。」也作「近代」。
《國語辭典》:家世  拼音:jiā shì
家族世系或家业身世。《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子咸亦明经,历位九卿,家世多为博士者。」《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此人家世富豪,尝往洛阳买卖。」
《國語辭典》:避世  拼音:bì shì
摆脱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隐居不问世事。《战国策。秦策三》:「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三。愆礼》:「长沮丈人,避世之士。」也作「辟世」。
《國語辭典》:出世  拼音:chū shì
1.出生、诞生。晋。王嘉《拾遗记》卷一○:「有大螺,名裸步……,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
2.淡泊名利,超出尘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宋。苏轼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
3.佛教用语。超脱六道轮回。金刚三昧经:「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
《國語辭典》:世道  拼音:shì dào
社会的情态、状况。南朝梁。沈约 又与何胤敕:「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红楼梦》第五回:「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也作「世路」。
《漢語大詞典》:世外
尘世之外;世俗之外。 唐 李白 《杂题》诗序:“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跡,足寄此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五:“那地方名画如山积,山水林树,置身其中,几疑世外。”
《高级汉语词典》:间世
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