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轮世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而简别于莲华藏世界等。
【佛学常见辞汇】
建立在三轮之上的世界。佛经说在我们这世界的最下层有一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著九山八海而成为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
千眼千臂观世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与千手千眼观世音同。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智通译。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同本。
千转观世音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之异名。一卷,唐知通译。
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以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乐变化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世天。百万二禅天。一千三禅天,总为第四禅天所覆,是名大千世界。(亿有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言百亿者,则以千万为亿也。)
大庄严世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虚空藏菩萨经谓虚空藏菩萨之本土为西方之一切香集世界,大集经十二虚空藏菩萨所问品谓为东方之大庄严世界。
大悲观世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与大悲观音同。
大悲观世音菩萨赞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明太宗皇帝御制。
大圣世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尊号,佛为圣之极,世之尊。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中而宣此言。」
大觉世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大觉)
山世
【佛学大辞典】
(杂名)比丘之住处,山中与聚落也。行事钞上一之一曰:「山谓兰若,即上根也,世谓聚落。」
小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之铁围山为限曰一世界,此世界之数一千曰小千世界。(参见:三千大千世界)下。
【三藏法数】
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三十三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三十三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乐变化天,一千他化自在天,一千梵世天,总为第二禅天所覆,是名小千世界。(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三十三天,即忉利天也。梵语夜摩,华言善时。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三千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大千世界)
【佛学次第统编】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
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统一中千。
第三、大千世界 合中千千倍之,谓之大千,四禅统一大千。
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
五百世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与五百生同。
五百世无手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五百世怨家
【佛学大辞典】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