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四代三公
  
四代五公

相关人物
杨奇
 
杨彪
 
杨秉
 
杨赐
 
杨震(字伯起)

参考典故
杨震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附《杨彪传》
及魏文帝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彪备汉三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遂固辞。乃授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彪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年八十四,黄初六年卒于家。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

例句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李白 送杨燕之东鲁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李颀 行路难

典故
眭夸遁世

相关人物
眭夸


《北史》卷八十八《隐逸传·眭夸传》
眭夸,一名昶,赵郡高邑人也。祖迈,晋东海王越军谋掾,后没石勒为徐州刺史。父邃,字怀道,慕容宝中书令。夸少有大度,不拘小节,耽志书传,未曾以世务经心。好饮酒,浩然物表。年二十遭父丧,须鬓致白,每一悲哭,闻者为之流涕。高尚不仕,寄情丘壑。同郡李顺愿与之交,夸拒而不许。邦国少长莫不惮之。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浩为司徒,奏徵为其中郎,辞疾不赴。

典故  
信陵家世
  
相关人物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唐·司马贞《索隐述赞》:「信陵下士,邻国相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颇知朱亥,尽礼侯嬴。遂却晋鄙,终辞赵城。毛、薛见重,万古希声。」

例句

忽乃异群萃,高歌信陵门。信陵好宾客,清夜开华轩。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

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刘商 赠严四草履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 刘言史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刘长卿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李白 侠客行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李白 梁园吟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王昌龄 答武陵田太守

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皇甫曾 送王相公赴幽州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秦韬玉 吹笙歌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贯休 别卢使君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韦庄 忆昔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韩翃 梁城赠一二同幕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韩翃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高适 古大梁行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高适 题李别驾壁

典故
一言回天力

相关人物
张玄素
 
李世民(唐太宗)
 
魏徵


《新唐书》卷一百三〈张玄素列传〉~3999~
帝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同归于乱。臣闻东都始平,太上皇诏宫室过度者禁之,陛下谓瓦木可用,请赐贫人,事虽不从,天下称为盛德。今复度而宫之,是隋役又兴。不五六年间,一舍一取,天下谓何?」帝顾房玄龄曰:「洛阳朝贡天下中,朕营之,意欲便四方百姓。今玄素言如此,使后必往,虽露坐,庸何苦?」即诏罢役,赐䌽二百匹。魏徵名梗挺,闻玄素言,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典故
紫兰宫堕世


《太平广记》卷三〈神仙三·汉武帝〉~4~
帝闲居承华殿,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女子著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乃为王母所使,从昆仑山来。」语帝曰:「闻子轻四海之禄,寻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从今日清斋,不闲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暂来也。」帝下席跪诺。言讫,玉女忽然不知所在。帝问方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玄都。阿母昔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帝于是登延灵之台,盛斋存道;其四方之事权,委于冢宰焉。到七月七日,乃修除宫掖。设坐大殿,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
《漢語大詞典》:四世三公
东汉 袁绍 ,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高祖父 安 为 汉 司徒。自 安 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后汉书曰:“ 安 字 邵公 …… 章帝 时至司徒,生 蜀郡 太守 京 。 京 弟 敞 为司空。 京 子 汤 ,太尉。 汤 四子:长子 平 , 平 弟 成 ,左中郎将,并早卒; 成 弟 逢 , 逢 弟 隗 ,皆为公。”《三国演义》第五回:“ 操 曰:‘ 袁本初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汉 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漢語大詞典》:信陵
见“ 信陵君 ”。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无忌(無忌)  拼音:wú jì
1.没有猜忌。《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吕凯传》:「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2.毫无忌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3.没有忌讳。如:「童言无忌」。
《漢語大詞典》:魏公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 ,宾客争过 魏公子 。”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 ,相顾不相疑。”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 ,復忆 李将军 。” 赵殿成 笺注:“ 魏公子 ,谓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 ,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