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诫世(誡世)
告诫世人。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恶以诫世,善以示后。”
分類:告诫世人
《漢語大詞典》:讽世(諷世)
讽喻世人。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周作人 自寿诗,诚有讽世之意,然此种微辞,已为今之青年所不憭。”
分類:讽喻世人
《漢語大詞典》:十三科
(1). 宋 元 明 时中医分科。 宋 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 元 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 明 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参阅元史·选举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医科明史·职官志三
(2). 元 明 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画家十三科
(3). 元 明 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世人但知医有十三科,画有十三科,殊不知裱背亦有十三科。一、织造綾锦绢帛,一、染练上件,一、抄造纸札,一、染製上件颜色,一、餬料麦麪,一、餬药矾蜡,一、界尺裁版桿帖,一、轴头,一、餬刷,一、铰练,一、絛,一、经带,一、裁刀。数内闕其一,则不能成全画矣。”
《漢語大詞典》:俗笼(俗籠)
指尘世。言尘世人为俗事所束缚,如处笼中。 唐 方干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诗:“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漢語大詞典》:众世(衆世)
众多的世人。墨子·大取:“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 孙诒让 间诂:“案此当作‘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众世、寡世,以广狭言。”
分類:众多世人
《漢語大詞典》:赏世(賞世)
赐世人以恩惠。《韩诗外传》卷七:“ 孔子 曰:‘夫土者,掘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穀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鱉遂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絶。故曰:能为下者,其惟土乎?’”
分類:世人恩惠
《国语辞典》:溺途  拼音:nì tú
道家以为世人皆沉溺于情欲之中,故称世途为「溺途」。唐。吴筠〈神仙可学论〉:「拔陷区,出溺途,碎祸车,登福舆,始可与涉神仙之律矣。」
《漢語大詞典》:佚闻(佚聞)
逸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诸子者,史之别派”原注:“记载古事佚闻,时书评论。”
《漢語大詞典》:逸话(逸話)
谓世人不甚知悉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 林德女士 , 克氏 ( 克鲁泡特金 )的亲戚,曾经和我谈及 克氏 临死时的逸话。” 秦牧 《艺海拾贝·细节》:“在艺术史上有过许多这类的逸话:人们从一些事理的微小的裂缝中发现了可以乱真的赝品。”
《漢語大詞典》:瑰秘(瑰祕)
亦作“瓌祕”。 不为世人所知的珍宝。 清 龚自珍 《自晋迄隋石刻文录序》:“ 曲阜 桂馥 游 滇 中获《爨氏碑》,出荆榛而登诸册府,盖 刘宋 之世一瓌祕也。”
《漢語大詞典》:与物无竞(與物無競)
谓与世人无所争竞。北史·薛辩传:“ 湖 少有节操,篤志於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无竞,好以德义服人。”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宰相重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 河东 时见 冯书记 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
分類:世人争竞
《漢語大詞典》:余价(餘價)
指死后世人的评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餘价,亦犹蝉壳虵皮,兽迒鸟迹耳。”
分類:世人评价
《漢語大詞典》:逸闻轶事(逸聞軼事)
指世人不大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四库全书总目·地理三·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 毛氏 汲古阁 元 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閒逸闻軼事,皆可以备考稽。”亦作“ 逸闻趣事 ”、“ 逸闻琐事 ”。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二章:“有的谈当前纷乱的政治形势,猜测战争的发展趋势;有的谈政界的逸闻趣事。”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又有时谈一些与评价无关的逸闻琐事,给文字增加无穷馀韵,真是高妙极了。”
《漢語大詞典》:逸谭(逸譚)
指世人不大知道的传闻。多指未见于正式记载的。 秦牧 《艺海拾贝·摔坏小提琴的故事》:“从前读 日本 作家编的《欧美逸谭》,记得有一个关于音乐家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轶事遗闻(軼事遺聞)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隻义,軼事遗闻,咸笔之於书,以冀流传久远。”亦作“ 軼闻遗事 ”。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及於 唐 宋 ,其体益滋,稗则为山,説则为海,軼闻遗事,杂然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