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逸事  拼音:yì shì
正史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如:「许多传奇小说多由逸事编撰而成。」也作「轶事」。
《漢語大詞典》:寿世(壽世)
谓造福世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每出入场屋,必召至案前,谆谆以名士寿世相勖。”
分類:造福世人
《漢語大詞典》:世范(世範)
世人的典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仲举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宋 苏轼 《父池赠太师追封温国公》:“德为世范,言为世则。”
分類:世人典范
《漢語大詞典》:厉世(厲世)
激励世人。宋史·王拱辰传:“ 夏竦 除枢密使, 拱辰 言:‘ 竦 经略西师,无功称而归。今置诸二府,何以厉世?’”参见“ 厉世摩钝 ”。
《國語辭典》:厉世摩钝(厲世摩鈍)  拼音:lì shì mó dùn
警励世人,磨鍊鲁钝的人。引申指有振作人才之志。《汉书。卷六七。梅福传》:「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厎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漢語大詞典》:世议(世議)
世人的评论。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南史·颜延之传:“兼行闕於家,早负世议,天伦怨毒,亲交震骇。”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刁君墓志铭》:“后秘阁再世不大遂,然多名人,在世议中。”
分類:世人评论
《漢語大詞典》:俗谛(俗諦)
(1).佛教语。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称“世谛”、“世俗谛”,与“真諦”相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曾近俗諦,或乘法流。” 明 宋濂 《重塐释迦文佛卧像碑铭》:“本则真諦,迹则俗諦。真俗混融,皆不思议之事,乌可以异观哉?”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所谓二谛,一是俗谛,二是真谛。”
(2).引申指浅陋的道理。 吴骞 辑《扶风传信录》附录引 清 王士禛 居易录:“闻座客方谈, 采苹 笑曰:‘诸君所説,皆俗諦耳。’”
《國語辭典》:宿命  拼音:sù mìng
佛教认为世人皆有过去之世,辗转轮回,称为「宿命」。
《漢語大詞典》:世程
世人的轨范、法式。 唐 岑参 《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 唐 刘禹锡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 大和 二年,增新室既成,祔显考于尊位,告饗由礼,观之者以为世程。” 元 王恽 《御骠出厩图》诗:“圣经説备预,万古为世程。”
《國語辭典》:初唐  拼音:chū táng
论诗风者指唐初至玄宗开元初为「初唐」。渐变六朝风习,趋于浑茂。
《漢語大詞典》:范世(範世)
作世人模范。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者。” 卢文弨 补注:“车有轨辙,器有模范,喻可为世人仪型也。” 明 宋濂 《〈叶夷仲文集〉序》:“﹝予﹞始知圣人之不死,其所以代天出治,范世扶俗者,数千载犹一日也。”
《漢語大詞典》:惑世
迷惑世人。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洲 ” 孔 传:“象恭滔天,足以惑世,故流放之。”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三:“ 屈原 之《离骚》……肆意而作,非 相如 、 扬雄 之流夸富艳,眩采色,穷精毕虑而为之以惑世者。”
《漢語大詞典》:励世(勵世)
劝世,勉励世人。 明 刘基 《赠谥太师文成诰》:“臣等窃惟赏以延世,祀以庙享,二者所以报施勋臣,固帝王资以励世磨钝之具也。”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名者其起於古之所以励世乎?古之所以励世,其法莫备於史。”
《国语辞典》:觉世(觉世)  拼音:jué shì
佛教用语。自己觉悟佛道之后,又说法使世人觉悟,使皆脱离生死轮回之苦,称为「觉世」。
《漢語大詞典》:声施(聲施)
(1).名声流传。《淮南子·修务训》:“ 段干木 不趍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史记·萧相国世家:“ 淮阴 、 黥布 等皆以诛灭,而 何 之勋烂焉。位冠羣臣,声施后世,与 閎夭 、 散宜生 等争烈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巨然 声施至今, 刘 遂寂寂。”
(2).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今 裘 ( 裘叔度 )官至尚书,声施赫奕。”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所号称英君哲相﹞皆乘此潮流,因势而利导之,故能建造民族的国家,声施烂然。”
《國語辭典》:警世  拼音:jǐng shì
警戒世人。如:「此肺腑之言,足以警世。」
分類:警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