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涵蓄  拼音:hán xù
1.蕴藏于内而不宣露在外。也作「含蓄」。
2.词意未尽,耐人寻味。也作「含蓄」。
《漢語大詞典》:隐耀(隱耀)
亦作“ 隐曜 ”。
(1).隐藏光彩。《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臣闻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鲁迅 《坟·人之历史》:“当十三世纪时,力大伟於 欧 土,科学隐耀,妄信横行, 罗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学者之口,天下为之智昏。”
(2).犹言含而不露。后汉书·郑玄传:“ 南山 四皓有 园公 、 夏黄公 ,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嘉遯龙盘,翫世高蹈。”
《漢語大詞典》:隐相(隱相)
(1).谓深居简出,不露面。 唐 武元衡 《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诗:“ 士衡 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 洛城 。闻説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夏阴清。”
(2). 宋 宦官 梁师成 官至太尉,恃宠专权,时人称为“隐相”。宋史·宦者传三·梁师成:“ 政和 间,得君贵幸…… 王黼 父事之,虽 蔡京 父子亦諂附焉。都人目为‘隐相’,所领职局至数十百。”
《國語辭典》:浑圆(渾圓)  拼音:hún yuán
1.形体很圆。《元史。卷五二。历志一》:「天体浑圆,当二极南北之中。」
2.比喻圆融周到,不露棱角、痕迹。如:「处事浑圆通达,才能获得好人缘。」
《漢語大詞典》:沈晦
亦作“沉晦”。 隐而不露。朱子语类卷二九:“邦无道能沉晦以免患。” 明 夏言 《诚意伯次子閤门使刘仲璟长史传》:“其忠声义闻泯没沉晦者百六十年。”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其实 梦窗 才情超逸,何尝沉晦?” 苏曼殊 《幽光录》:“古德幽光,寧容沉晦。”
分類:不露
《國語辭典》:暗门(暗門)  拼音:àn mén
隐蔽、不易发现的门。
《漢語大詞典》:暗门襟(暗門襟)
指衣面不露钮扣的门襟。《新民晚报》1986.5.18:“‘暗门’是指衣面不露钮扣的门襟……钮扣‘躲’在门襟的夹层里,含而不露,带几分神秘感。这种门襟的服装,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整洁端庄的印象。近期的时装里,流行着将暗门襟运用于比较活泼的款样的倾向。”
分類:不露钮扣
《漢語大詞典》:隐志(隱志)
隐而不露的意向。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与其子 大纯 交好,稍稍通知隐志一二。”
分類:不露意向
《漢語大詞典》:密迹(密跡)
(1).手持金刚杵护卫佛之夜叉神的总称。因其持有本誓,闻知佛的秘密事迹,故名。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密跡答曰:‘从其众生一切音响,又菩萨音所顺无限。’”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时密跡金刚力士默然不报……密跡力士岂能屈意为斯众会,随时敷演诸菩萨,密如来之秘要。”
(2).犹匿迹。行动保密,不露形迹。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便做 杨 家 红拂 ,改换衣装,密跡潜踪出帝乡,向山林深处。”
《漢語大詞典》:晦匿
隐蔽不露。隋书·高祖纪上:“ 高祖 甚惧,深自晦匿。” 宋 苏轼 《江瑶柱传》:“ 媚川 深自晦匿,尝喟然谓其孙子曰:‘匹夫怀宝,吾知其罪矣!’”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 敏树 尝数至京师矣,既齟齬有司,不得一当,欲勉持一刺,干謁当时声誉之人,则愁沮万状,甘自晦匿而已。”
分類:隐蔽不露
《漢語大詞典》:内润(内潤)
谓颖慧天然,蕴而不露。南齐书·衡阳元王道度传:“ 宣帝 问二儿学业, 次宗 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世说新语·品藻“以五 荀 方五 陈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逸士传》:“或问 汝南 许章 :‘ 爽 与 靖 孰贤?’ 章 曰:‘二 荀 皆玉也, 慈明 外朗, 叔慈 内润。’”
《國語辭典》:潜泳(潛泳)  拼音:qián yǒng
为泳者潜在水底或水中的一种游泳方法。
《漢語大詞典》:翳蔽
幽深不明;隐蔽不露。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其奥秘则翳蔽曖昧,髣髴退概,若幽星之纚连也。” 李善 注:“翳蔽、曖昧、髣髴、退概,皆谓幽深不明也。”《 清 苏州 唐 某《剿逆说》:“夫 长江 自 江阴 而上,沙漫芦洲,鳞次櫛比,凡百数十处,幽深翳蔽,无不可以设伏。”
《漢語大詞典》:藏行
亦作“ 藏幸 ”。 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讥不肖子:“有士赴考,其父充役,为贴书勉其子,登第则可免。子方浪游都城,窘无资用,即答曰:‘大人欲某勉力就试,则宜多给其费,否则至场中定藏行也。’奕者以不露机锋为藏行云。”《水浒传》第三四回:“两个就在 清风山 上廝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國語辭典》:暗桩(暗樁)  拼音:àn zhuāng
1.插在水面下的木柱,可以阻止舟船的前进。宋。陈造〈呈赵帅〉诗:「叶舟瓠壶浪如屋,暗桩触船船版折。」
2.布置在敌方阵营里的眼线。如:「这次选举,他早已布下暗桩,所以大获全胜。」
《漢語大詞典》:韬隐(韜隱)
隐藏不露。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若用之,当令外自韜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能韜隐其质,故致全性也。”
分類:隐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