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耐烦(不耐煩)  拼音:bù nài fán
1.急躁而无耐心的样子。《宋书。卷五三。庾登之传》:「炳之为人,强急而不耐烦,宾客干诉非理者,忿詈形于辞色。」《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也作「不奈烦」。
2.不舒服。《红楼梦》第三五回:「迎春身上不耐烦,不吃饭。」
3.没完没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郑蕊珠负极叫喊:『救人!』怎当得上边人拿住徐达,你长我短,嚷得一个不耐烦。」
4.十分、不得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大家多说道:『好一个所在!只该聚饮一回。』公子见说,兴高得不耐烦。」
5.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西游记》第一五回:「行者道:『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也作「不耐心烦」。
《國語辭典》:官司  拼音:guān sī
1.官吏的分职。
2.百官。《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國語辭典》:官司  拼音:guān si
诉讼之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机会,又讹了人家一千银子,答应替他想法,包打赢官司。」
《國語辭典》:哎呀  拼音:āi yā
表惊讶、著急、埋怨、不耐烦等情绪的感叹词。如:「哎呀!你又踩到我的脚了。」
《国语辞典》:不发心(不发心)  拼音:bù fā xīn
1.不开心、不耐烦。元。高安道〈哨遍。十载寒窗诚意套〉曲:「走的来不发心,燋的方见次第。」《金瓶梅》第六八回:「原来不知你在这咭溜搭剌儿里住,教我抓寻了个不发心。」
2.不动念。如:「不论做什么事,不发心则已,一旦发了心,你要做什么,都可以完成。」
《国语辞典》:寿星吃砒霜(寿星吃砒霜)  拼音:shòu xīng chī pī shuāng
(歇后语)活得不耐烦了。寿星本是健康长寿的象徵,却去吃可以致死的砒霜。常用来斥责人自找麻烦。如:「台风天风浪这么大,还想到海边钓鱼,我看你是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国语辞典》:搓手顿脚(搓手顿脚)  拼音:cuō shǒu dùn jiǎo
形容极为焦急或不耐烦时的动作。如:「都在节骨眼了,却出此纰漏,急得他搓手顿脚。」也作「搓手跺脚」、「搓手顿足」。
《国语辞典》:搓手跺脚(搓手跺脚)  拼音:cuō shǒu duò jiǎo
形容极为焦急或不耐烦时的动作。《三侠五义》第二八回:「自己又不会水,急的他在亭子上搓手跺脚,无法可施。」也作「搓手顿脚」、「搓手顿足」。
《漢語大詞典》:该死的
常用作感叹词表示厌烦或不耐烦。例如:该死的!不好好干活。
表示厌恶、愤恨或埋怨。例如:该死的天气。
《國語辭典》:嗳呀(噯呀)  拼音:ài yā
表示惊讶的感叹词。《红楼梦》第七○回:「嗳呀!今儿这香怎么这么快,已剩了三分了。」《老残游记》第一回:「嗳呀!嗳呀!你瞧,那边一只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