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不知人
不省人事,失去了知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会稽 贺瑀 ,字 彦琚 ,曾得疾,不知人,惟心下温,死三日,復苏。”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 安公子 此时已是魂飞魄散,背了过去,昏不知人。”
《国语辞典》:不记省(不记省)  拼音:bù jì xǐng
失去知觉,不省人事。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行至神水驿,若风眩昏乱,不记省,随行小吏辈皆环坐以泣。」
《漢語大詞典》:厥证(厥證)
中医学病症名。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时苏醒的病症。有以六经脉形症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见《素问·厥论》。又有暴厥、寒厥、热厥、尸厥、薄厥、煎厥等名称。见《素问·厥论》,又《大奇论》,又《生气通天论》等篇。也指四肢寒冷。见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后来又有痰厥、食厥、气厥、血厥、蛔厥、暑厥之分。
《國語辭典》:昏迷不醒  拼音:hūn mí bù xǐng
因强烈的刺激或撞击,使人意识受到障碍,对外界讯息失去反应。如:「他的头部因车祸受伤后,整个人就一直昏迷不醒。」
《國語辭典》:喝醉  拼音:hē zuì
喝酒过量而醉。如:「他又开始胡言乱语,一定是喝醉了。」
《漢語大詞典》:尸蹶
亦作“ 尸厥 ”。 病名。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者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杂疗方:“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此是尸厥,必有异梦,须俟其自復,不可惊之,祷亦无益。”